人權、道德基礎理論、死刑、儒家、東亞

一個人權道德基礎理論:台灣社會死刑意向道德基礎初探

   本篇論文是一篇人權政治理論的論文,我們試著回答,我們該如何促進人們心理上對人權的實際支持。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建議我們需要了解人權的社會論述和個人心理機制的關係。因此我們提出一個解釋人權意向的道德基礎理論框架。這個框架結合了喬納森‧海特(Jonathan Haidt)等人提出的道德基礎理論以及丹‧麥亞當斯(Dan P. McAdams)的三階層人格理論。我們試圖以這個框架描繪從人權事件發生到形塑人權意向的心理機制和過程。為了進一步說明這個理論框架的用處,我們以一個特定的人權議題—死刑—為例,分析了八種死刑相關的社會論述,探討了死刑社會論述、道德基礎和死刑意向的關係。我們的理論指出我們需要特定社會的道德基礎分布,特別是道德基礎的子面向,才能知道這個社會的道德基礎和死刑意向的關係。因此我們進一步試著透過經驗資料探討我們的理論。我們以海特等人發展出來的道德基礎問卷為基礎,以台灣社會為母體,設計了一個電話調查訪問的道德基礎問卷。我們分析了電訪獲得的資料,指出台灣社會作為東亞社會的死刑社會論述和道德基礎子面向的特殊性。我們最後提供了廢死運動一些論述策略建議。

Subscribe to RSS - 人權、道德基礎理論、死刑、儒家、東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