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黨

立法委員在委員會發言訴求取向之探究:以第七屆立法院為例

國內國會研究對於立法委員發言甚少有系統性的實證研究,然而立委發言被《立法院職權行使法》認定是正式的立法行為之一,與表決同等重要。本文從探討立委發言開始,並聚焦在立委發言的三種訴求取向:政黨、選民與資訊。探究這三種訴求取向的文獻大抵在討論一個主要的研究問題:立法過程中究竟多數黨黨團會不會挾人數優勢,進行以服務選區為導向的「分配立法」?為了回答這個問題,兩大學派-「政黨中心論」與「綜合立法模式」─提出不同論點,並衍生出兩組競爭假設。本文的發現與政黨中心論者 Cox 與 McCubbins 的論述一致,他們認為多數黨黨團的影響力高時,會帶動更多選民考量的問政。本文蒐集選制改革後的「第七屆立法院」共八個會期的立委發言做為研究對象,依變項為立委發言的訴求取向-包括政黨、選民與資訊三種,主要自變項包括以個別立委「政黨團結度」測量的「黨團影響力」與以「黨團協商案」測量的法案「議題顯著性」。本文除了是國內少數探究立委發言的量化研究,同時也是國內首篇比較 Maltzman 模式與 Cox 與McCubbins 模式詮釋力的論文。

把「政黨」找回來:台灣選舉研究的失衡與未來發展

本文以內容分析法檢視台灣六份主要政治學期刊中關於選舉的文章,發現多數文章都以「選民」為研究對象、研究方法上以「大樣本的抽樣調查」為主流、並一面倒地使用「統計分析」。對於這樣的集體現象,本文從研究對象、研究方法與分析方法三個面向來探討如何讓選舉研究有更多的選擇並且多元發展。首先,政黨不應該在選舉研究中被忽視,因為選舉是政黨爭取選民支持的過程,忽視政黨就無法勾勒完整的選舉過程。第二,抽樣調查不是研究方法的唯一選擇,尤其是關於研究政黨時經常會遇到因為樣本數少而導致抽樣與資料變異程度不足的困難,其實可以採用由偏重個案取向的小樣本研究社群所提出的方法論來解決。第三,統計分析並不是分析經驗資料的唯一方法,當資料的樣本數少且低度變異時,統計分析往往派不上用場,集合理論反而是比較有效的分析工具。最後,要讓政黨成為研究焦點,除了引入更多研究方法與分析方法外,短期內最重要也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建置政黨資料庫供學者使用,因此介紹目前規模最大的國際比較政黨計畫(International Comparative Political Parties Project, ICPP)以及以其為範本的台灣政黨體系的持續與變遷整合型計畫。

台灣民主化與政黨體系的變遷:菁英與群眾的選舉連結

這篇文章分析台灣的選舉競爭如何帶動政黨體系的變遷,進而影響民主的發展。在過去十年,台灣差不多每一年都舉行重要的選舉;台灣的民主化,可以說是一種選舉帶動的民主化 (election-driven democratization)。選舉的開放,一方面提供政治賽英一個體制內的管道來組織和動員群眾,另一方面,群眾的社會屬性也透過還舉過程在形塑政治菁英的認知、計算和行動。換句話說,經由選舉的作用,台灣的菁英政治與群眾政治才在制度上連結起來,二者交互影響台灣的政黨體系變遷與民主發展。本文第一節介紹台灣政黨體系的構造,指出一個溫和的多黨制已經在選舉中形成,而主要政策的支持者各自具有不同的政治社會屬性,第二節探討形塑台灣政黨體系的因素,包括既存的社會分歧、選擧制度以及政治菁英的動員策略。第三節分析台灣政黨體系的運作實況,尤其是各黨派在立法過程中的結盟與競爭,以及主要政黨在一般選民認知中的形象。結論探討這個新的政黨體系對台灣民主發展的可能影響。

Subscribe to RSS - 政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