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參與

事業廢棄物治理模式之困境與契機:旗山農地汙染案為例

事業廢棄物治理牽涉違法棄置不易建立危害因果關係,以及違法行為在法規適用上的爭論。本文以高雄旗山農地廢爐渣汙染爭議為個案,採取「新科學政治社會學」分析途徑,探究事業廢棄物治理所牽涉各層級政府單位與組織之間的權力運作,以及科學知識、規則與權力之間如何交織成動態且複雜的網絡。個案凸顯權力結構和資源不對等的問題,以及事業廢棄物治理的困境。居民發現高雄市旗山區圓潭池內因轉爐石級配料回填造成生物大量死亡且發出難聞氣味。環保局宣稱土壤檢測結果為沒有污染,而農委會農糧署檢測發現水質具強鹼性,且土壤重金屬超過土壤污染管制標準。政府單位對於轉爐石究竟歸誰管有不一致的說法;業者聲稱轉爐石乃煉鋼過程中的「副產品」,不適用「廢棄物清理法」。地方居民組成自救會並結盟公民團體展開一連串公民行動,包括:召開記者會、陳情抗議、環境監測與法庭訴訟,不僅形塑政策論述與科學知識生產,同時影響法規修正。本文展示事業廢棄物違法棄置的複雜網絡、規則重新制定與權力圖像轉換的動態性;在地知識與公民行動結盟在打造新的廢棄物治理模式扮演關鍵角色。

文化資產治理與公民參與:大陸培田古民居的案例分析

隨著文化多樣性的重要性在全球日益受到重視,文化資產的治理與相關產業的發展也引起諸多討論。然而,從治理標的的物理特性以及治理涉及的利益結構來檢視有效治理的文獻卻不多見。本研究指出,文化資產某種程度具有共享資源的特性,在政治上面臨「利益分散於多數、成本集中於少數」的不利結構,需要擴大公民參與,因此發展社會組織、整合在地社會網絡,透過賦權以提升在地自主管理的能力,成為治理成功的重要基礎。本文以大陸培田村古村落的保護與發展為個案,透過既有文獻與田野調查,檢視培田透過保存物質遺產與復振非物質文化過程中所面臨的主要挑戰,展示培田在大陸其他類似的治理案例中所展現的創新與限制。本研究發現許多民間力量在諸如中國人民大學鄉村建設中心等機構的支持與培育之下,吸引許多年輕人投入基層培力的工作,創造合產的機制,也提供更多公道的發展(just development)機會。

從環境正義觀點探討曾文水庫越域引水工程計畫

本研究從環境正義觀點檢視曾文水庫越域引水工程計畫,探究水資源利益與環境風險分配的不公平、缺乏差異肯認與居民被排除在決策程序之間的交織影響。個案呈現不同專業社群之間多元的知識宣稱、在地知識與專家知識之間的衝突。官方將越域引水工程框架為南部區域供水與經濟發展議題,地方團體則質疑工程所牽涉龐大的土石利益、專家在水資源開發思維之侷限性,以及地方原住民不成比例地承擔環境風險。引水工程同時凸顯缺乏對「人」與「地方」適切肯認的問題。原住民部落所具特殊象徵意義與無形的文化資產被排除在環評報告之外,且決策過程欠缺充分告知同意和實質參與。越域引水工程具有高度爭議性與不確定性,對生態所造成的影響具有難以預測性與不可回復性,無法僅仰賴專家與技術官僚,必須肯認文化與地方差異並納入常民知識於知識生產與決策過程。本文主張水資源政策規劃應即早擴大社會參與並納入公眾審議的精神,透過跨文化與跨學科領域間持續的對話尋求共識,以及公民社會行動聯盟帶來轉變。

科技、民主與公民身份:安坑灰渣掩埋場設置爭議之個案研究

公民身份(citizenship)的概念在晚近的科技與環境爭論中逐漸受到重視。本文旨在介紹科技公民身份的理論並探討台北縣新店安坑一般事業廢棄物與灰渣掩埋場設置爭議個案,藉以對照呈現我國具科技爭議的環境決策運作問題。個案凸顯現有專家政治與科學理性的霸權,以及公民身份的實踐受到壓抑的問題;環境影響評估與決策過程缺乏對總污染量的全面考量以及對在地知識與經驗的肯認(recognition);地方行動者挑戰了既有權力結構與決策的正當性,並捍衛科技公民的權利與其所追求的美好生活。本文主張授能(empower)公民檢視和質疑技術官僚與專家所主導的決策過程與框架,公民在地知識和經驗受到肯認,以及利害關係人之間真實的對話機制,將有助於改善風險治理並促進公民身份的實踐。

Subscribe to RSS - 公民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