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權

科技、民主與公民身份:安坑灰渣掩埋場設置爭議之個案研究

公民身份(citizenship)的概念在晚近的科技與環境爭論中逐漸受到重視。本文旨在介紹科技公民身份的理論並探討台北縣新店安坑一般事業廢棄物與灰渣掩埋場設置爭議個案,藉以對照呈現我國具科技爭議的環境決策運作問題。個案凸顯現有專家政治與科學理性的霸權,以及公民身份的實踐受到壓抑的問題;環境影響評估與決策過程缺乏對總污染量的全面考量以及對在地知識與經驗的肯認(recognition);地方行動者挑戰了既有權力結構與決策的正當性,並捍衛科技公民的權利與其所追求的美好生活。本文主張授能(empower)公民檢視和質疑技術官僚與專家所主導的決策過程與框架,公民在地知識和經驗受到肯認,以及利害關係人之間真實的對話機制,將有助於改善風險治理並促進公民身份的實踐。

全球化、社會公民權與民主:一個初步的思考

近來政治學界有關全球化對於民族國家衝擊的討論已越來越多。但是,對於全球化與民主之間的關係如何,卻並不多見。本文的主要目的在於針對這個缺漏加以補足。本文首先將民主區分為三個層次,分別是自由主義式民主、社會民主與審議式民主。但無論是何種型式,近代民主的發展都是植基於領土範圍確定的民族國家之上。全球化對於民主政治的衝擊因而是透過對於民族國家的衝擊作為介面而展開的。本文認為,日益升高的全球化將強化自由主義式民主,但卻弱化社會民主進一步擴張的可能性,雖然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程度升高,就業與生活的不穩定性程度持續升高,因而對於社會民主將產生不利的影響,而這又將進一步深化社會中的不平等。本文進一步指出,在世界政府尚未成型之前,跨國性的民主只可能出現在所謂的全球公民社會,這個新浮現的領域使得跨國民主出現在審議式民主的層面,它對於許多跨國性的政策議題在問題提出與議題設定上將扮演重要的角色。同時,也將為跨國政府的形成提供條件。

訂閱 RSS - 公民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