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參與

網路同溫層、政治參與的因果關係:2024 年台灣總統選舉定群追蹤資料的分析

網路傳播的政治動員效果是近年來廣受矚目的政治現象,由於網路使用的便利性,投入政治活動的參與者是否會傾向在網路上散布更多相關的政治訊息?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本研究聚焦於網路同溫層、政治參與的互動,探討兩者是單向的因果關係?或者也可能存在雙向的互為因果關係?本文提出四個研究假設:(一)網路同溫層有助於提升競選活動參與;(二)網路同溫層有助於提升投票參與;(三)競選活動參與會強化參與者網路同溫層的傾向;(四)投票參與不會強化參與者網路同溫層的傾向。透過分析 2024 台灣總統選舉期間兩波電話訪問所蒐集的定群追蹤資料,本文提出的四個研究假設均獲得證實。

台灣民眾的政治參與對其政治功效意識之影響:以2004年總統選舉為例

國內學術界近年來對政治功效意識作了詳盡的研究,但是,這些文獻多半是將政治功效意識當作自變數,以檢視其對政治參與的影響。對於政治參與是否會增進選民的政治功效意識,則甚少研究。尤有進者,有關選舉結果是否會影響選民政治功效意識的文獻,更幾乎不存在。本文以2004 年總統選舉為例,將政治功效意識當作依變數,以研究選民的投票行為以及助選活動的參與,是否會增進個人的政治功效意識。本文的發現指出,上述兩種活動的確會影響個人的外在功效意識,但是其影響力並不是基於投票行為或助選活動本身,而是在「選舉活動的參與」以及「選舉的結果」兩項因素互動下所產生的。也就是說,民眾的政治參與行為必須與主觀期望的結果相一致時,才會明顯地增加其政治功效意識。單純的投票行為或助選活動本身,並不會有任何影響力。此外,民眾的政治參與行為,無論所支持的對象是否當選,都對受訪者的內在政治功效意識沒有影響。

訂閱 RSS - 政治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