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票行為

以濁水縣為例解析台灣2005年三合一選舉的聯合動員效應

如何解釋選民在地方選舉的投票行為?不同層級的地方選舉之間是否有聯合競選?這兩個問題在過去由不同的分析途徑所處理,前者是應用調查資料而進行的選舉行為研究,後者則是根據訪問、觀察、歷史分析等質化方法。此次三合一選舉中的課題之一是選民行為是否因為同時舉行三種層級的選舉而受到影響,因此本研究試圖結合問卷調查資料以及地方派系人士的田野訪談,一方面分析濁水縣選民的投票行為,另一方面釐清地方派系的動員方式。根據TEDS 2005M資料,我們發現選民的縣長投票選擇受到政黨認同及縣議員投票選擇的影響;而根據田野訪談,得知縣長、鄉鎮長、縣議員之間的合作程度並不明顯,間接否定不同層級選舉之間相互影響的假設。之所以選定濁水縣是因為兩個政黨的競爭程度相當接近,而且田野資料豐富。本文同時呈現量化與質化研究的視野,開拓地方選舉研究此一重要領域。

台灣民眾的政治參與對其政治功效意識之影響:以2004年總統選舉為例

國內學術界近年來對政治功效意識作了詳盡的研究,但是,這些文獻多半是將政治功效意識當作自變數,以檢視其對政治參與的影響。對於政治參與是否會增進選民的政治功效意識,則甚少研究。尤有進者,有關選舉結果是否會影響選民政治功效意識的文獻,更幾乎不存在。本文以2004 年總統選舉為例,將政治功效意識當作依變數,以研究選民的投票行為以及助選活動的參與,是否會增進個人的政治功效意識。本文的發現指出,上述兩種活動的確會影響個人的外在功效意識,但是其影響力並不是基於投票行為或助選活動本身,而是在「選舉活動的參與」以及「選舉的結果」兩項因素互動下所產生的。也就是說,民眾的政治參與行為必須與主觀期望的結果相一致時,才會明顯地增加其政治功效意識。單純的投票行為或助選活動本身,並不會有任何影響力。此外,民眾的政治參與行為,無論所支持的對象是否當選,都對受訪者的內在政治功效意識沒有影響。

台灣民主化與政黨體系的變遷:菁英與群眾的選舉連結

這篇文章分析台灣的選舉競爭如何帶動政黨體系的變遷,進而影響民主的發展。在過去十年,台灣差不多每一年都舉行重要的選舉;台灣的民主化,可以說是一種選舉帶動的民主化 (election-driven democratization)。選舉的開放,一方面提供政治賽英一個體制內的管道來組織和動員群眾,另一方面,群眾的社會屬性也透過還舉過程在形塑政治菁英的認知、計算和行動。換句話說,經由選舉的作用,台灣的菁英政治與群眾政治才在制度上連結起來,二者交互影響台灣的政黨體系變遷與民主發展。本文第一節介紹台灣政黨體系的構造,指出一個溫和的多黨制已經在選舉中形成,而主要政策的支持者各自具有不同的政治社會屬性,第二節探討形塑台灣政黨體系的因素,包括既存的社會分歧、選擧制度以及政治菁英的動員策略。第三節分析台灣政黨體系的運作實況,尤其是各黨派在立法過程中的結盟與競爭,以及主要政黨在一般選民認知中的形象。結論探討這個新的政黨體系對台灣民主發展的可能影響。

分裂投票:一個制度面的分析

關於「分裂投票」之研究,起源甚早,但直到最近,它依然是政治學中一個重要的研究議題。過去學界有關「分裂投票」的研究,主要集中於同時舉行的美國總統與國會選舉中,選民將選票分別投給不同政黨的候選人的現象、原因及其所造成的影響。然而此種在同時舉行的選舉中,選民把不同公職的選票分別投給不同政黨候選人的行為,並非只有在美國才會發生;只要一個國家同時間舉行不同公職的選舉,都有可能會產生「分裂投票」的現象。即使在議會內閣制的國家,例如德國、日本、以色列等,由於選舉制度採兩票制的設計,亦有可能會產生在同時舉行的國會選舉中,出現「分裂投票」的情況。

在本論文中,除了將 「分裂投票」的概念予以釐清外,並首度 嚐試針對不同性質的「分裂投票」進行分類。本文以「層級」與「選 制」作爲區分標準,將各國 「分裂投票」區分爲四種主要類型:「 相同選制/相同層級之分裂投票」、「相同選制/不同層級之分裂投票」、「 相異選制或兩票制/相同層級之分裂投票」、「相異選制或兩票制/不同層級之分裂投票」,並以八個國家所出現不同類型的分裂投票 進行個案分析。與過去許多對於分裂投票的研究,較偏重於選民投 票行為面分析最大的不同是,本論文試圖從選舉制度面角度切入, 來觀察選舉制度與分裂投票的關聯性,並對於分裂投票所可能造成的政治影響進行初步的探討。

北市選民的候選人評價與投票決定

民國八十三年年底舉行之第一屆省市長選舉,是台灣實施地方自治以來層級最高的地方行政首長選舉,更是牽動隔年第三屆立委選舉與八十六年總統選舉的重要指標,其歷史重要性不言而喻。雖由選民的人口結構與以往的投票記錄來看,台北市被視為在野黨最有可能執政的區域,但依往年投票記錄看來,在野黨從未贏得相對多數的政黨支持,因此本次選舉在野黨籍候選人的獲勝,甚難歸諸於政黨支持的增加。另一方面,兩位在野黨的市長候選人均為高知名度立法委員,挑戰首次接受民意洗禮的現任市長,更加升高選戰激烈程度,成為媒體報導關注的重心。本文假設決定此次市長選舉勝負之主因並非選民政黨認同轉移或增加,而是候選人因素影響的結杲。本文認為,選民在此次市長選舉中並未大幅改變其政黨認同,但三位候選人評價之差異超越政黨認同,成為影響本次選舉之最重要因素。

本文採用台大政治體系與變遷硏究小組於一九九五年寒假所進行的實證研究資料,分析選民對候選人特質的認知程度、給予各候選人的相對評價、影響候選人評價的因素以及其與投票決定的關係。結果發現有八成以上的選民,可以認知到三位候選人之特質並給予評價,且候選人評價超越政黨認同,成為決定本次市長選舉最重要的決定因素。除此之外,選民對候選人特質評比能力愈高,候選人評價對投票決定的解釋力也愈高,顯示選民心目中候選人評價圖象愈清晰,對投票決定的影響亦愈大。

賦權理論與選民投票行為:以2001年縣市長與第五屆立法委員選舉為例

本研究旨在探討「環境效應」(contextual effect)對於選民投票行為的影響程度。迥異於以往國內學術文獻對於地理區域的分類方式(諸如:實際得票情形、行政區域、現代化程度,以及不同政府類型的地區等),本研究嘗試引介近年來美國政治學者探討種族議題所發展的「賦權理論」(empowerment theory),修正其概念以適用於台灣地區的特有環境,據此作為劃分地理區域的指標,並探討其對於 2001 年縣市長與立法委員選舉選民投票抉擇的影響。本研究採用「2001 年台灣選舉與民主化調查研究:民國九十年立法委員選舉全國大型民意調查研究」資料,藉由「雙變數交叉分析」與「多項勝算對數模型」(multinomial logit model)進行驗證。研究結果顯示,在考量政黨認同與其他變數的影響之下,「政治賦權」(political empowerment)環境效應與選民投票行為之間仍然存在著顯著關係,這印證本文所提出的研究假設:民進黨賦權效應較高的區域,選民愈趨向支持民進黨候選人;反之,民進黨父權效應較低的區域,選民則傾向支持國民黨與親民黨候選人。在結論中,本文摘述研究要點,比較「賦權理論」與「政治版圖」研究途徑的異同之處,並且提出未來研究的方向與建議。

訂閱 RSS - 投票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