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gular Issue

顯示第 1 筆至第 5 筆,總共 5 筆

第 16 卷・第 1 期
發行於 六月, 2012

Taiwan’s new MMM legislative electoral system first implemented in 2008 was a sharp departure from the half-century long SNTV system. This paper examines effects of knowledge of the new electoral system on citizens’ decisions to vote or not to vote. Existing literature on voting either assumes that voters are fully aware of the electoral system and thus ignores the effect of knowledge or at best assumes it is an exogenous factor. This study distinguishes itself from other related works in three respects. First, we do not assume that voters are fully aware of the new two-ballot electoral system and make their voting choices accordingly. Instead, we design a set of four survey questions to measure the degree to which citizens understand the new electoral rule. Secondly, instead of summing up the number of correct answers to these survey questions (i.e. the traditional “raw score” approach) , we use a two-parameter item response model to estimate item loadings and then construct a continuous measure of latent knowledge. Thirdly, instead of assuming knowledge is exogenous, we build a two-equation simultaneous probit model to account for the effect of electoral system knowledge on voter turnout.This model is meticulously specified so that it allows for knowledge to be endogenous. We find that knowledge of electoral system is indeed endogenous and, in both SMD and PR ballot voting, higher knowledge of the new MMM system stimulates higher probability of voting after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endogeneity of knowledge.

Chi Huang, Hung-chung Wang, Chang-chih Lin

當前用於解釋美國國會立法過程的立法理論,皆假定立法機構中存在一多數黨,且無法對多數黨在黨內同質性與黨際分化程度發生變動時的積極議程設定權提出明確的預測。針對僅有單一立法樞紐(即多數黨或聯盟)的台灣立法院,本文提出一個積極議程設定理論模型,解釋此立法樞紐在不同條件下的積極議程設定權與立法成功。本文預測多數聯盟施展積極議程設定權的能力會受到提案推動成本(例如聯盟席次大小、單一政黨或多黨組成多數聯盟)與提案優先性的影響。這些由本文模型推導出的假設,在過去的研究中皆未曾被提出。為了更嚴謹檢驗這些假設並獲得更穩固的經驗分析結果,我們蒐集第二至第六屆(1993-2007)所有的立法提案。本文的假設在經驗分析與質性探討中獲得很高程度的支持,顯示出多數聯盟的積極議程設定權相當程度上受到協商成本與提案優先性的影響。此外,有別於過去的經驗分析結果,本文發現分立政府並未對行政院提案通過與否造成不利的影響。這些結果對於我們在理解台灣立法僵局與行政立法關係上有很大啟示,同時也推翻過去對藍綠無法共治的刻板印象。

邱訪義, 李誌偉

本文將指出司法政治是當代台灣政治的一個最新發展現象。但是,此波司法政治的興起,不同於一般法律學者強調,是來自大法官所推動的憲政改革(美國模式);相反的,筆者認為,此波司法政治的興起,主要是由基層地檢署的檢察官和地方法院法官所發起,主要是針對貪污腐敗、賄選的偵辦、選舉糾紛,以及政治人物將司法作為另一種政治對抗的武器。台灣的這一波司法政治的興起,主要在兩個條件下才有可能:第一、過去由基層檢察官和法官所發起司法獨立改革運動取得一定的進展。第二、台灣民主政治的缺陷,此包括了台灣的侍從主義體系以及選舉過程所帶來的缺失。

王金壽

國際關係學中一個有名的爭論是發生在理性主義與建構主義之間,前者認為國家的行動是遵循「後果論的邏輯」,而後者則認為是遵循「適當性的邏輯」。近年來有些建構主義者嘗試引入哈伯瑪斯的溝通行動理論,主張國家的行動還遵循第三種邏輯—即「尋求真理或論證的邏輯」,其具體的表現是所謂的「溝通行動」。這些建構主義者認為引入哈伯瑪斯的溝通行動理論可以加強建構主義對於改變發生的「微觀機制」—即解釋國家的偏好與利益如何在互動中發生改變—的說明,並主張這種改變有可能是因為「較佳論據」所造成的。本文的目標是要探討建構主義者如何將溝通行動理論與國際關係的研究加以結合,並從經驗上檢視溝通行動是否確實在國際關係中發揮作用,進而探討這個結合會面臨什麼質疑,最後對這個研究領域的成果與限制做出評估。透過這樣的回顧與評估,本文試圖說明:溝通行動理論與建構主義的結合雖然開闢了一個新的研究綱領,但目前的實證研究結果顯示,建構主義的解釋並不必然優於理性主義的解釋。換言之,溝通行動理論與實證的建構主義的結合無可避免地會遭遇理性主義的質疑與挑戰。因此本文認為,既然國際哈伯瑪斯的學說本質上是一種批判理論,將它在國際關係學中做實證主義的應用並不是最好的方式。

林炫向

在台灣民主政治發展過程,儘管司法體系扮演的角色益形重要,然而社會大眾對其信賴程度似乎仍有待提升,受到政治因素影響法官獨立審判的質疑更是時有所聞。舉例來說,對於台灣選舉買票風氣的問題,民間普遍認定的賄選訴訟印象,譬如「法院是國民黨開的」、「一審重判,二審減半,三審不算」、「有關係就沒關係,沒關係就有關係」、「當選過關,落選被關」等,這些調侃性謔語對於司法公信具有相當的損傷。鑑此,作者檢視「政黨」、「司法程序」、「關係背景」、「當選與否」等因素,為何讓社會大眾產生「司法審判容易受到政治因素影響」的負面觀感,而且這些觀感是否成立?迥異於以往學術文獻著重實證量化分析,本文採取質性研究途徑,首先運用文獻分析,以備受社會關注的八件司法賄選審判為研究案例,蒐集賄選判決與新聞資料,探討法院審理令人產生受到政治因素影響的可能原因。其次,透過深度訪談,瞭解八位司法專業人士(包括律師、法官、法學教授、資深司法記者)對於備受社會關注之賄選案件訴訟的觀點,以及對於民間普遍認定負面印象的評價。根據訪談結果初步推論,社會大眾認為賄選判決經常受到政治因素影響的概括印象,乃與司法實際運作有所出入。在結論中,作者摘述本文要點,並詮釋研究意涵。

孫銘鴻, 吳重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