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本《尹文子》的內容涉及了名、法、道、儒各個學術集團的思想,歷來已有不少討論,包括對於版本、年代、學術思想歸屬等等。本文主要從「名定分明」一詞入手,討論《尹文子》如何發展其「名形─名實─名分─名定分明」的思考。同時,本文以「思想匯集」作為面對這個文本的基本思考,由此簡單地討論《尹文子》關於政治角色的分界職能與政治統治的基本思想。《尹文子》在名學的出發點上展開了知識與治理的對話,同時,也適度地反映了戰國時代思想與思想之間的融合。
Regular Issue
第 15 卷・第 1 期
發行於 六月, 2011
本研究透過文獻回顧、內容分析、參與觀察與質性訪談,分析台灣社區林業的運作機制與初步的結果,探究其計畫本質,並討論其挑戰與機會。台灣自2002 年開始執行社區林業計畫,一方面追隨國際趨勢,同時因應1990 年代以來國內民主深根的現實,一方面則為改善與在地社區,特別是原住民族部落的關係。台灣的社區林業計畫採三階段設計的計畫發展,以逐步與在地社區建立資源協同管理的夥伴關係。截至2008 年底,林務局補助了超過千件的第一階段社區林業計畫與九件第二階段計畫。結果顯示,自2005 年下半年即由各林管處負責的第一階段計畫推行順利,林務局自己掌控的第二階段計畫卻有一半以上停滯或中斷。整體而言,台灣林務單位透過社區林業,主動走入社區,提供經費與技術跟社區互動,提升了林務單位在社區基層的形象,但對森林經營管理與保育的實質貢獻卻十分有限。分析其推行機制與計畫內容,社區林業可說是企圖以在地生態旅遊發展來促進與在地社區連結的政府計畫。以國際社區林業及參與式發展的經驗為本,本研究發現台灣現行社區林業的幾個問題:缺乏清楚的政策與合適的體制安排,以及在地培力和參與不足。林務單位仍奉為圭臬的中央集權的森林科學管理典範,可能是社區林業計畫的關鍵挑戰之一。本研究建議台灣的社區林業計畫應釐清在地社區參與的空間,進一步簡化與去中心相關的行政過程,多元化體制排置,並與日常業務做更多的連結。
The following paper examines the case of strategic petroleum reserves (SPR) and, more specifically, the case of Canada’s decision to forego an SPR, which goes against the norm of 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IEA) members, but more specifically goes against the choices of the other net-export IEA countries. The first section of this paper will outline the puzzle as to why Canada is going against the grain in regards to an SPR, and then the second section will take a look at this puzzle from a rational choice/game theory theoretical perspective. This section will also discuss the findings and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and the evidence. The evidence for this paper was mainly conducted through various interviews. The final section will summarize the results, including limits and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research along with practical implications and policy recommendations.
民主的理念之一是政府應該不斷回應公民的偏好。過去台灣學界重視民主化、統獨、國家認同等議題,以及衍生的兩岸關係等議題,僅有少數研究注意到政府與民意之間的互動。本文分析台灣 23 個縣市政府的三個政策制定與民眾偏好之間的關係,以 2006 及 2007 年的預算資料以及民意調查資料為例進行分析,探索地方政府回應民眾偏好的方式與程度。另外,本研究以兩個縣市政府官員的訪問來佐證量化資料分析。這個初探性研究顯示,民意對於地方環境保護政策具有影響,而總統選舉結果則對地方交通建設支出具有影響。除了透視地方政府回應民意的模式,本文的分析途徑提供一個混合質化與量化研究方法的例子。
本文重新探索族群認同、國家認同與政黨認同,並思考兩個主要的問題:一、何以自李登輝主政時期族群認同與國家認同開始有劇烈變化?二、何以多數民眾在族群上認同台灣人並於統獨上傾向維持現狀的情形下,政黨間在選舉競爭時卻產生激烈的衝突?為回答上述問題,筆者同時從政治社會學理論與歷史的角度出發,認為在政治人物以極大化個人政治利益為目標的操作下,國家認同問題與族群問題並非如以往學者所假設的呈現高度相關,而是在政黨競爭下藉由政黨認同而形成的間接聯結。筆者進一步從政治競爭的角度出發,認為由於政黨以勝選為前提而調整意識型態並運用負面競選策略,使得社會上的族群與國家認同雖然一片和諧,但是在政治競爭層面上卻造成衝突。我們利用結構方程式模型結合調查研究資料驗證上述假設。分析結果發現在控制政黨認同下,國家認同與族群認同間因果關係並不顯著。進一步將三項認同的延續性納入考量後,我們發現選民統獨立場僅與其認同泛綠與否間具有因果關係,而族群立場僅與其認同泛藍與否間具有因果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