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gular Issue

顯示第 1 筆至第 4 筆,總共 4 筆

第 8 卷・第 1 期
發行於 六月, 2004

For the past four decades, Almond and Verba’s pioneering work, The Civic Culture, has remained one of the most popular books in political science, despite many criticisms. Indeed, the continuing popularity of The Civic Culture in the academic community is evidence of its groundbreaking quality and subtlety in treating culture as an independent variable. However, the number of criticisms and the lack of alternative paradigms paradoxically reflect the poverty of originality and progress in this field. The key question not only lies in the methodological problem of variable formation, but also originates from the expedient treatment of culture as a residual category. In this article, I examine two major debates in political culture studies and argue that culture should be treated as an implicit logic internalized in people's mind as common knowledge. Finally, this article will demonstrate how to formulate political culture as a useful independent variable by using survey data from Pakistan and Morocco.

Min-hua Huang

關於「分裂投票」之研究,起源甚早,但直到最近,它依然是政治學中一個重要的研究議題。過去學界有關「分裂投票」的研究,主要集中於同時舉行的美國總統與國會選舉中,選民將選票分別投給不同政黨的候選人的現象、原因及其所造成的影響。然而此種在同時舉行的選舉中,選民把不同公職的選票分別投給不同政黨候選人的行為,並非只有在美國才會發生;只要一個國家同時間舉行不同公職的選舉,都有可能會產生「分裂投票」的現象。即使在議會內閣制的國家,例如德國、日本、以色列等,由於選舉制度採兩票制的設計,亦有可能會產生在同時舉行的國會選舉中,出現「分裂投票」的情況。

在本論文中,除了將 「分裂投票」的概念予以釐清外,並首度 嚐試針對不同性質的「分裂投票」進行分類。本文以「層級」與「選 制」作爲區分標準,將各國 「分裂投票」區分爲四種主要類型:「 相同選制/相同層級之分裂投票」、「相同選制/不同層級之分裂投票」、「 相異選制或兩票制/相同層級之分裂投票」、「相異選制或兩票制/不同層級之分裂投票」,並以八個國家所出現不同類型的分裂投票 進行個案分析。與過去許多對於分裂投票的研究,較偏重於選民投 票行為面分析最大的不同是,本論文試圖從選舉制度面角度切入, 來觀察選舉制度與分裂投票的關聯性,並對於分裂投票所可能造成的政治影響進行初步的探討。

王業立, 彭怡菲

選民分裂投票的原因探討隨著近期分立政府的增加而受到更大的重視,以美國為背景的學術研究,在質量上皆有可觀之處。本文首先檢討當前有關選民分裂投票的解釋觀點,並進一步探討這些解釋觀點的跨國適用性,文中指出,美國所具有的特殊政治結構與政黨體系,使得以美國為背景的分裂投票研究,應用到其他國家時,需要重新界定相關概念與內涵。本文第二部分則以 2002 年高雄市長與市議員選舉為例,探討選民分裂投票的成因,文中特別強調因應台灣現存政黨體系的特性,嘗試在傳統以個別政黨差異研究選民分裂投票的方式之外,再以「泛藍」與「泛綠」兩類政黨聯盟方式進 行研究,並指出後者在本個案中具有較高的適用性,同時,研究結果也顯示選民的政黨認同強度、方向與過去投票習性,是解釋選民 分裂投票行爲的重要因素,其餘相關因素,如年齡、省籍、制衡觀念等,對不同政黨聯盟支持者之分裂投票行爲有不同的影響力。本文最後提出硏究所得與方法檢討,呼籲學術界因應台灣特有的政治結構與選民特性,對分裂投票硏究提供更為完整的研究取向與內容。

游清鑫

本研究透過同一地點但不同的兩次選舉(1993 年縣市長和 2000 年總統大選) ,來討論買票對於國民黨選舉機器的重要性。筆者將論證,買票對於國民黨的選舉機器而言,有如潤滑油對於引擎般重要。沒有買票,國民黨的選舉動員不僅無法透過買票的金錢效果達到動員選民的目的,更重要的是,國民黨地方的選舉機器根本無法有效運作。

筆者將重新檢討 1993 年國民黨選舉機器動員的過程。雖然,該次選舉被許多當事人認為是國民黨最成功的一次選舉動員,但筆者發現該次選舉中也出現了許多選舉動員問題。這些問題包括樁腳是相對稀少的資源、樁腳是否適任、派系主義、侍從網絡的重疊性丶派系領導者和椿腳會吃錢、不易找到適當選舉動員操盤者、買票效果的有限性。在該次選舉中,高達 45%的選民拿了買票錢,卻沒有投票給國民黨候選人。

在2000年的總統大選中, 「 表面」上(或書面)國民黨動員了許多樁腳,但因爲在不買票的情況下, 「 名單」上的樁腳並不一定認為自己是樁腳,即使這些人認爲自己是樁腳,也不知該向哪些特定選民拉票。同時,在沒買票的清況下,國民黨的輔選幹部也無法瞭解和監督樁腳是否確實動員。簡而言之,沒有買票,國民黨的椿腳 根本不知道如何爲其候選人動員。

王金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