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是由國科會社科中心委託,針對國內七個政治學系所及中研院兩個政治學相關單位,檢視其專任人員於過去七年(1995至2001)期刊論文的發表情形。結果顯示,台大政治學系發表篇數最多,整體而言最具學術影響力。但若將專任人數的因素納入考量之後,中研院歐美所法政組與中正大學政治學系的平均點數,分居研究機構與兼具教學任務機構的第一名,可謂國內較具研究生產力的單位。本研究亦分析各單位期刊論文發表的人員集中度與期刊集中度,以瞭解各單位的研究生產是否勞逸平均,以及發表論文的園地是否寬廣開闊。
進階搜尋
本研究試圖回答,為何民進黨政府的廢核政策以失敗收場。在一開始,我們先從社會運動的文獻整理中,來討論何種因素影響了運動訴求的後果。我們發現,社會動員、改革機會、政治策略這三者是具有關鍵性的作用。簡單地說,在持續的社會動員之下,改革者精準地掌握重要的機會,採取適當的政治策略,才能達成改革的目標。透過這個觀點,本文將要重建民進黨政府推動廢核政策的歷史脈絡,著重討論改革者當時所面臨的情境。我們認為(1)反核團體的持續動員,是有助於形成改革的壓力與正當性;(2)國民黨下台後所帶來的政黨重組、政治不確性、反核者掌握重要政府位置等現象,是一個難能可貴的改革機會;(3)民進黨政府所支持的冒進策略,在激起舊有既得利益的反撲之餘,卻沒有辦法使得新政策受益者的支持。其結果則是導致了廢核政策的失敗。在最後,我們進一步討論,新政府廢核失敗對於未來反核運動,或說其他進步政治的影響。
環境管理權若能適當地下放到地方政府,如地方環保主義者所強調,理論上將可增加政策效率與施政的回應性,也更符合民主精神。因此,歐美國家莫不致力於建立各級政府間環境治理合作關係,並改良制度以兼顧環境保護與民主深化的理想。我國近年環境治理體系的發展,即依循此一理念設計,在地方自治的精神下,將環境法令的執行,主要交由地方政府負責,而縣市政府也握有地方環保人員的主要人事權與管理權。然而,地方政治生態對於官僚運作可能產生的負面影響常被忽略。地方政治由於規模較小,多元性不足,容易受獨佔性利益團體操控,導致體制外的情境因素可能會穿透環境保護的專業行政,形成地方環境保護工作的主要挑戰。這類問題在初步涉入民主體制、相關配套制度未臻健全的我國尤其明顯。為瞭解此類地方政治對於環境保護的影響,本文除介紹地方環保主義的世界潮流,以及其在民主化情境下的意涵,並以北高兩市為例,...
在政治轉型的過程中,個別民眾所面臨的最大挑戰在於如何因應不確定的環境,重新定義自己的利益,並進而調整個人的政治態度與行動。準此,這篇論文的目的是去描繪出近年來在台灣民主化與兩岸衝突的過程中,認同政治變遷的軌跡,並嘗試去探索,個人的理性預期(rational expectation)是如何地牽動其認同偏好的調整,而這個調整的方向與趨勢,又與個人的族群身份、教育背景以及世代有何相關。
本文首先建構一個「解釋的」統計模型,模型中以台灣人認同的變化作為依變項,自變項則是以下幾個新建構出的變項:首先,因為人是歷史的的動物,上一個時間點的態度會影響人們下一時間點的認同,所以上一個時間點的態度是一個重要的自變項;再者,人雖然會受過去既有的知識與上一 階段的態度所影響,但是人也會隨著身處環境的刺激進而調整個人態度,在本文中,我們將進一步探討超乎預期的異質資訊(surprising...
當公共政策日趨複雜之際,政策研究者亦全力的進行研究和調查,試圖產生思慮周全的政策和累積相關的政策知識。這種知識必需廣為散佈與應用,方能解決政策問題,進而提高國家的競爭力,達成公共政策的總目標。然而,令人沮喪的是,政策分析的結果雖然在質與量方面有大幅的增加,多數的研究卻顯示政策制定者很少將它直接應用於決策過程。充其量這些知識只能改變政策制定者對政策問題的觀念看法。
本文主要是探討何以政策知識未能受到政策制定者普遍應用,以及在何種情形之下政策制定者會重視政策知識。由於政策知識的解釋不僅具有主觀性,實際應用在政策過程中更是充滿變化,因此政策知識的應用就像其他政策過程中的活動,同樣面臨政治壓力。基於此,從政策系絡來分析政策制定者應用政策知識的情形是有必要的。
決策可以被視為一種強調知識的活動,而一個政府的政策能力與政策制定者對政策知識所抱持的態度有著緊密關係。...
「權力」與「因果」一直都是政治研究領域中十分重要的兩個概念,但晚近以來竟然惹起應否存廢的仁智之見。大體而言,拋棄「權力」概念的聲音雖然微弱而短促,但卻出自著名權力研究學者之口;丟棄「因果」概念的說詞,則以各種形式展現在一些弔詭的論述中。
顯而易見的,不論存廢音量的高低或大小,在各吹各調之下,確實潛藏著無數糾葛而難以處理的複雜課題。尤須注意的,一些註明學者非常堅決地主張「權力關係就是一種因果關係」或「界定了因果關係也就界定了權力關係」,從而使得原已不易處理的兩個課題,頓然糾纏交織在一起,以至於棘手問題益形棘手。
本文試以當代著名政治學者Robert Dahl的權力論述為主軸,分就幾個層面,爬梳「權力」與「因果」之間的一些糾葛,期望能對困難重重的複雜問題,略盡棉薄之力。本文的解析,將從「權力概念的因果涵義」、「因果關係與因果條件句」、及「因果關係與因徑係數」...
我國民主化之後,政府不再絕緣於來自社會的影響,因此其施政的細緻程度需要大幅強化,以因應政治對行政的衝擊。在垃圾公害危機的處理上,因為地方民眾抗爭的可能性大增,政府政策已由強調興建垃圾場或焚化爐,轉而尋求垃圾減量與資源回收等低政治性但行政難度較高的解決方案。本文以慈濟在嘉義中埔鄉的資源回收活動為例,討論施政細緻化的重要方式,乃設立制度以股利民眾參與公共財貨的生產,而謀求供私協營增效(public-private synergy)的理想狀況。鑑於參與此類提供公共財貨的集體行動,個別民眾必須付出一定的成本,故可能有搭便車的動機。因此,政府不應假設民眾會主動參與,而應瞭解民眾可能參與的動機,並在制度中提供民眾足夠的行動誘因。本文同時強調,物質性、社群性、以及理想性誘因都可能成爲行動者的驅力,而市場機制的運用一如寶特瓶回收獎勵金,不但提供物質性誘因,也與其他誘因產生複雜的互動,...
本文以1999年歐洲議會選舉(簡稱歐選)之實證資料檢證相關的選舉理論。過去歐洲議會選舉通常被視為次級選舉。1999年歐選大致符合次級選舉之總體特徵,即低投票率、執政黨普遍挫敗及小黨有所斬獲,和歐選在大選週期所在位置會影響執政黨得票多寡等三大指標。然而「歐洲民壓」資料卻無法證實次級選舉之個體假設,即選民因認知歐選較不重要,故不去投票。實際上選民資訊不足,也不了瞭歐洲議會與各國國會之權力孰輕孰重,因此無法判斷歐選之重要性為何。倒是1999年歐選卻傳出各國政黨動員不力和媒體曝光不足的事證,因而指向次級選舉理論的「政黨動員」之個體假設。此外1999年歐選乃歐盟會員國首次統一採取某種型態的比例代表制。其中英國一改單一選區制,採用「封閉式區域比例代表制」。從英國的資料,筆者發現選區大小的確影響政黨得票分布。如Rae所預料,選區越大,則小黨獲得席次越多。但是選區若有強大的地域性政黨,...
1980年代末期開始的民主化,是台灣當代政治發展最重要的現象。由於民主體制對政治生活的巨大影響,對民主化現象的解釋和分析在過去三十年間,成為美國政治學中最受重視的研究主題之一。本文指出:不論是美國或台灣本地學者對台灣民主化的解釋,在基本取向上,受到美國政治學者過度的影響;而在歷史真實的呈現上,則過度誇張了獨裁者蔣經國對台灣民主的貢獻。以上兩種論點都忽視了群眾及反對運動的參與者,其價值理念和行動對台灣民主化的重要貢獻。
本文同時也檢討當代美國政治學主流對人的政治行為的基本假設-「理性選擇模型」。該模型假設,人類政治行為最重要的動力是理性的利益考慮。此種假設忽視了,價值和理念在人類的政治行為中的重要角色。本文指出,源自群眾和民主運動參與者的價值理念和行動,是台灣民主化最重要的動力。在民主運動於美麗島事件中受獨裁政權嚴厲壓制之後,一般群眾和運動參與者對價值理念和行動的堅持,...
邇來,行政部門與立法部門分屬不同政黨所掌握的「分立政府」 (divided govemment),已成為我國各級政府普遍存在的型態。鑑於分立政府意涵及其議題具有相當的重要 性,本文旨在探討台灣地區地方層級分立政府與「一致政府」(unifed govemment) 的運作構形。關於分例證府的成因,本文扼要回顧相關文獻,儘管研究者嘗試提供不同學說以詮釋選民分裂投票行為,然而迄今尚未發展出周延的解釋。至於分例證府是否導致政策滯塞和僵局,亦是學界爭議的焦點。本文分析 1998 年直轄市和縣市政府施政滿意度資料,藉此檢證分立政府與一致政府在施政績效方面的表現差異。分析結果顯示,在一致政府體制之下,民眾對於縣市政府表現的滿意度評價未必高於分立政府,這似乎味著分立政府並不必然導致行政部門與立法部門的僵局;此外,民眾的評價相當程度受其政黨偏好的影響。在結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