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企圖根據戰國史料,呈現學界過去較為陌生的戰國時期族群思想的內容,並重現其長期受忽略的豐富多樣性。本文要點大致有二:一是指出戰國族群思想和春秋族群思想,其實並非簡單的連續發展,而是存在重大的逆轉性差異。此一逆轉情形,過去長期受到忽略,但對於研究先秦政治思想的學者來說,它其實具有相當重要的啟示性意義。二是指出過去較少被提及的戰國族群思想特點,如:《墨子》之貢獻;以和平、善治、貿易、禮遇尊重爭取「四夷」支持的主張;對於「夷」、「夏」人性是否有別之看法、處理「夷」、「夏」文化差異的態度;以及其他一些久經湮沒的獨特思路。這些特點,在今日仍有助於我們對當代問題進行深刻而有新意的省思。希望經由重現戰國族群思想的精彩豐富,讓學界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再一次認識到戰國思想在其他方面的永恆光輝。
進階搜尋
自1970年代以來,外來直接投資( FDI )已成為驅動經濟全球化與形塑世界政經格局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儘管商業自由主義強調貿易互賴對國家間衝突的和平影響,但外來直接投資與國際衝突的關聯尚未在學界有深入的探討。
本文從商業自由主義觀點出發,檢視外資因素對國家間衝突的和平影響。超越傳統觀點僅從機會成本的角度分析經濟因素對國家間衝突的抑制效果,本文主張國家的鼓勵外資政策隱含該國不願使用武力作為國家間爭端解決方式的主觀意向。本文亦主張兩國間均衡的外資互賴產生和平影響,將隨不同經濟發展程度的成對國家而有差異。本文分析從1985年至2001年在成對國家間外資因素與國家間衝突的關聯,研究顯示均衡外資互賴與較高程度的財產權保護是減少兩國爆發衝突的重要因素。
本文的主要研究目的是在探討「自然資源詛咒」理論是否也適用在國家的環境表現?學界與實務均同意一般自然資源稟賦較高且依賴度較高的國家,通常在政治、經濟與社會發展上都會有較差的表現,且這個觀察不僅限於開發中國家,先進國家也會承受程度不一的影響。然而過去自然資源詛咒的研究較少觸及當前日益受到重視的環境表現問題,因此使得其論述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本文認為一國欲依賴其自然資源時,其環境表現表現愈差。這種負向關係奠基在自然資源導致國家產業集中在造成汙染的開採業,以及經濟誘因優先於環境保護的直接解釋,與高度依賴豐富自然資源稟賦會削弱國家治理能力,並因此波及環境表現的間接解釋上。上述的論證經由1980~2015年共214個國家或政治實體的計量數據檢視以後得到印證。本文並對此分別針對自然資源與環境表現提出政策與理論上的建議。
This paper explores why anti-left sentiments have recently emerged in some Asian cities and, in particular, why urban middle classes have frequently, if not persistently, protested against the socioeconomic reforms of new left governments. The global middle-class thesis ascribes the emergence of anti-left sentiments to the liberal-democratic ideology and conservative values of the affluent...
本文以「2011 年台灣人民紛爭解決行為暨法意識實證調查研究」所收集之資訊為基礎,以「法官判決公正性」為指標,考察台灣人民對法院的公共信任支持程度,並分析影響公共支持的因素。整體而言,台灣人民對法院的信任支持程度偏低:對「法官判決公正性」持正面評價的比例,僅占全體半數,較對「警察執法公正」持正面信任支持的比例為低;而對「法院整體服務滿意程度」持正面評價者,比例更僅有約四成。尤其,「有法庭經驗者」較「無法庭經驗者」,對於法院的信任支持程度更低。這和現有的「熟悉衍生信任」(Familiarity Breeds Respect)理論相反,並顯示經驗內容才是重點。另外,雖然民眾在「貧富階級」、「權威感距離」與「法官認知與社會脫節」三個對法院觀感的面向上,以對「法官認知與社會脫節」負面觀感最弱,但此面向對於公眾對法院的信任支持所造成的負面衝擊程度,卻相對最強。最後,民眾的「法意識變項」...
政治知識對於民主政治的重要性不言可喻,然而學界對於政治知識的了解仍十分有限。當大多數研究結果與經驗資料著眼於政黨的社會化功能,並主張政黨屬性與政治知識間的正向關係時,卻忽略進一步探索選民的政黨認同在政治知識形成過程中所可能產生的負面影響。本文以動機性推理理論為依據,主張選民的政黨屬性扮演著資訊篩檢與選擇的角色。當選民的政黨認同愈強時,愈會傾向以個人的政治偏好來過濾及篩檢政治資訊,並刻意刪除、忽略、不信任與自身理念相悖的資訊,甚而可能扭曲政治資訊以支持自身的政治判斷。也因此相較於中立選民,具有政黨屬性的選民其政治資訊的接受程度對於政治知識的影響較不顯著。我們進一步藉由分析 TEDS2012 的選後調查資料印證本文的動機性推理假設,分析結果發現選民的政黨認同愈強時,政治資訊之於政治知識的邊際效應愈不顯著。
隨著文化多樣性的重要性在全球日益受到重視,文化資產的治理與相關產業的發展也引起諸多討論。然而,從治理標的的物理特性以及治理涉及的利益結構來檢視有效治理的文獻卻不多見。本研究指出,文化資產某種程度具有共享資源的特性,在政治上面臨「利益分散於多數、成本集中於少數」的不利結構,需要擴大公民參與,因此發展社會組織、整合在地社會網絡,透過賦權以提升在地自主管理的能力,成為治理成功的重要基礎。本文以大陸培田村古村落的保護與發展為個案,透過既有文獻與田野調查,檢視培田透過保存物質遺產與復振非物質文化過程中所面臨的主要挑戰,展示培田在大陸其他類似的治理案例中所展現的創新與限制。本研究發現許多民間力量在諸如中國人民大學鄉村建設中心等機構的支持與培育之下,吸引許多年輕人投入基層培力的工作,創造合產的機制,也提供更多公道的發展(just development)機會。
在「世界是平的」的二十一世紀,民主政治陷入困境,近乎舉世皆然。然而在歐洲,民主政治的演化多了一項中介變數。民主政治在歐洲的演變過程裡,歐洲聯盟扮演了何種角色?歐盟的存在,是使「人民作主」的實踐更為穩固了?還是反而使其受到侵蝕了?
以「民主的體現包含輸入端(由人民決定誰主政)與輸出端(政策產出及政策結果讓人民受惠);同時歐洲超國家層次的民主實踐其存在意義是後者而非前者」為前提,本文檢視八零年代末歐洲整合再出發之背景、驅動力量、制度設計邏輯,及歐盟創立以來之運作,評估歐盟的存在是使「人民作主」的實踐更為穩固了還是受到了侵蝕。文章發現,八零年代以來的歐洲整合是將民主政治「新自由主義化」的重要步驟,導致了財富向頂端集中,不僅破壞了歐洲原本引以為傲的社會安全與社會福利系統,亦嚴重侵蝕了民主政治在國內層次運行的基礎。
Malapportionment in Taiwan’s legislature is above the global average, with nearly 8% of all seats apportioned to districts that would not otherwise have them. Some of this malapportionment is explicitly intended and has a normative justification based in the importance of maintaining communities of interest. However, most of the malapportionment is unintended. This paper identifies four...
一般來說「中間選民」指的是一群自稱不特別偏向某一個政黨或政治立場的選民。然而,選民在調查訪問中口頭所表述的「無意見」、「沒有政黨傾向」不見得是真心話。這個現象可能(已經)使一般選舉調查,就政黨支持者分佈的描述出現失真的現象,甚至進一步會造成對於選情的誤判。本研究從概念釐清與「動機推論理論」(partisan-motivated reasoning)視野出發,重新檢討這個現象,並從「隱性選民」(closet partisan)角度,觀察這些民意調查中這些政黨傾向未表態的民眾的真實意向分佈。
我們首先設計一組間接測量政黨傾向電訪題,並在 103 年 1 月份收集了有全國代表性的電訪資料(受訪人數 N = 1,072)。我們將這些題目的藍綠分數組成指標(index),以此得分的分佈作為辨別藍綠選民的基準,用它來推判隱性選民的政營支持傾向。我們再以電話追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