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是中國共產黨政權發展與穩固的基礎,而城鄉均衡發展也一直是其現代化過程中一直被強調的重點。然而,其透過國家介入、規模化經營、市場競爭三合一的農村發展模式,卻造成社會力發展遲滯的後果。缺乏社會力參與治理與自主發展能力的農村,最明顯的問題就是其對於國家扶助的過份依賴,以及國家引進市場力量後所造成的階級剝削及貧富差距擴大,導致其維持社會穩定的目的不易達成。本研究透過歷史資料的檢視以及實證調查,指出中國農村的發展中所形成的「強國家、弱農民,農民不能」現象的癥結,實源於文革結束後,資本主義被引進之初,由於擔心草根組織對政權產生威脅,共產黨刻意以國家資本主導農村發展,壓抑其社會組織,因此造成農村村落原子化、公共生活貧乏、社會資本低度發展的結果。如何在不威脅國家權威的前提下重建草根力量,使其在穩定社會的工作上扮演更積極的角色,是中共無可迴避的挑戰。
進階搜尋
近年來在金融危機與中國經濟崛起的全球政經變動下,興起一股討論國家資本主義風潮,然而過於偏重實證經驗之解析以及缺乏與既有理論脈絡之連結,無法展現理論發展與分析層次的動態變遷。本文爬梳自十九世紀末國家資本主義初始至今的相關文獻,嘗試回答以下問題:學界廣泛使用「國家資本主義」以描述當前的政經形勢,其概念究竟為何?本文主張國家資本主義意指國家透過參與市場的經濟活動以達政治目的,其歷史發展與理論脈絡可區分為三個時期:十九世紀末至廿世紀初、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至 1980 年代、2007 年至今,發現在政經邏輯不變的情況下,討論重心反映了研究途徑由結構主義向功能主義乃至於新制度主義的變遷,研究層次亦由宏觀漸趨微觀。近來豐富多元的實證素材,可讓吾人在承認資本主義的運作模式中無法避免國家干預之前提下,進行更細緻地討論與微觀分析。
作為國家資本主義的典型代表區域,拉丁美洲在這二十多年間發生不少政府介入市場的行為,尤其表現在外資的強制徵收上。本文探究拉丁美洲國家外資徵收的原因,並特別關注國內政治及制度的影響。國家資本主義的一項特色在於,政府介入經濟活動是為了達到其政治目的,本文認為此政治目的即是國家領導者要鞏固其統治權力。奠基於理性選擇理論與政治生存的概念,本文認為當領導者面對較大的制度限制時,愈可能採取徵收外資的手段。此外,根據既有關於外資徵收的理論,非民主國家和石油盛產國比較有可能徵收外資。為驗證上述研究假設,本文使用 1980 年至 2008 年拉丁美洲 18 個國家外資徵收的資料,以多層次卜瓦松模型和多層次二元勝算對數模型進行統計分析。分析結果顯示,當領導者受到的制度限制程度愈高,徵收愈可能發生,此外,民主國家較不易徵收外資,而石油產量高的國家較易徵收外資。本文亦討論委內瑞拉和巴西兩個個案,...
Policy representation has been one of the foremost topics in political science. The pre-condition is the stability of policy preferences. While individual opinions may be influenced by many sources, scholars have found the macro level of opinion to be stable. The disaggregation of survey data may lead to the problem of a large standard deviation being encountered due to the small number of...
貿易與衝突之間的關係長期以來都是國際政治經濟學界所關注與辯論的重要議題。在宏觀理論層面上,不同的現實主義學者、自由主義學者和貿易條件主義學者之間對於貿易互賴究竟是帶來衝突還是和平有著不同的論述。而在經驗證據的統計分析上,採用大樣本統計的實證研究也發現了矛盾的結果。本文的理論認為,在國家配對的分析單位中,因為貿易互賴所造成的贏家和輸家將在兩國的國內分別形成支持開放的政治聯盟和支持封閉的政治聯盟,由於這兩個聯盟獲利基礎的不同,支持開放的政治聯盟偏好維持貿易關係,支持封閉的政治聯盟偏好減少貿易關係,若前者在國內政治上取得優勢(對政治領袖的政治生存來說是重要的考量),則出現衝突的時候政治領袖在考量貿易因素的顧慮下將減少使用武力的機會,若後者在國內政治上取得優勢,則出現衝突的時候政治領袖比較可能不考慮貿易因素而增加使用武力的機會,...
經濟全球化造成的流動,突顯了市場邏輯、國家主權和人權之間的緊張關係。其所造成的事實是,完全封閉國境已越來越不切實際,主權國家在其控制疆界的功能上陷入困境。全球化之下,主權不再以單一國家為基本單位時,一個新的全球性政治共同體,該如何維繫自由、人權、民主、正義等核心價值。因此,對政治及其相關概念進行全面反思已成為迫切需要。我們已無法繼續在民族國家的架構下,簡化疆界、民主、公民身份等概念,而是必須透過再思並重構這些概念,找到解決當前政治問題的出路。
巴禮巴和德希達分別提出了「疆界民主化」和「將臨的民主」概念,討論民族國家的形成及其當前面臨的困境,以回應全球化時代的問題並思考新的政治共同體,是否有空間去容納陌異者?
「將臨的民主」將超越民族國家的主權概念,然這並不意味著我們要取消主權國家,而是指對於主權有不斷介入、變革、創造和新的分享方式。於此,...
政治學的諸多主題,例如選舉競爭、政黨結盟、以及國際衝突等,皆涉及到行為者之間的策略互動。本文引介近來在美國政治學界新興的統計模型:「逆推統計法」(statistical backward induction),此模型的特色在於使用改良後的統計方法,驗證由賽局模型所推導出的策略互動,進而符合「理論模型的實證意涵」(empirical implications of theoretical models, EITM)的研究典範。本文「隨機效用模型」(random utility model)出發,探討一般常見的「樣本選擇模型」(sample selection model)與「巢狀勝算對數模型」(nested logit model)為何無法有效處理具有策略互動性質的資料,並逐步解釋「逆推統計法」如何結賽局理論與統計模型來分析這類資料。本文最後採用「逆推統計法」,...
褐地重建是矯正環境不正義的首要任務,但褐地重建過程卻可能重蹈不正義的覆轍,當環境正義逐漸成為顯學時,褐地重建正義卻鮮少受到關注,似乎污染地一旦得以重建就代表正義的來臨,殊不知褐地重建本身也會涉及不正義的問題。因此,本文聚焦於褐地重建過程中可能觸及的正義議題,首先探索主要的正義觀在褐地重建實務上的應用及其問題,其次檢閱褐地重建正義之相關文獻,從中爬梳先行研究所呈現的正義圖像。本文追溯幾位影響政治哲學發展甚巨之思想家─邊沁、諾奇克、康德、與羅爾斯的核心論述所發展而成的正義概念,並基此分析褐地重建正義相關文獻,發現效益主義與自由市場導向的文獻,大都從效率的觀點主張褐地重建中必須存在的妥協,例如為了吸引土地開發商的投資而降低污染整治標準等。至於強調自由與為底層爭取平等的文獻,對褐地實務的觀察則在於褐地重建的機會與品質是否因褐地社區的種族特性與社經層級而有所不同,...
For ordinary citizens, political knowledge serves as a prerequisite for meaningful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Thus, types of political knowledge that are easy to know and easily learned over time among voters are of particular importance to those who long for an informed citizenry. Three research questions are asked. The first is whether or not a specific type of political knowledge is easily...
本篇文章利用 Dani Rodrik (2011) 的「世界經濟的不可能的三角」理論架構,透過台灣的經驗資料來檢視 Geoffrey Garrett (1998) 對於全球化對國內政治和經濟衝擊的經驗研究結果是否仍然能夠在近四十年來台灣面對全球化的經驗上依然成立。我們發現,台灣參與全球化的過程與 OECD (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國家參與全球化的經驗並不相同。在布列頓森林體系崩解之後,OECD 國家在全球化的壓力下仍然維持著國內補償,並且走向了全球化不可能三角的右邊,透過國際整合與國際政策協調等「全球治理」的方式來減少市場開放所帶來的國內衝擊,其國內政策並未被全球化逼到「新自由主義」的底限。但與OECD國家不同的是,在全球化的壓力下,台灣的國內政策受到了相當大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