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對牟宗三的民主理論提出一個黑格爾式的再詮釋,本文試圖論證「儒家民主」實質上可被視為一種「倫理民主」。正文分成四個主要部分:(一)就創作意圖而言,雖然牟宗三提倡「儒家民主」的目的,在於超越源自「權利論自由主義」的「程序民主」的限制,但由於他對民主道德基礎的求索徘徊在康德主義與黑格爾主義之間,其政治思想容有兩種解釋路徑。(二)就詮釋爭議而言,雖然康德主義較為盛行,但其支持者既忽略了康德的「自我立法」道德理念其實支持某種「權利論自由主義」,也無視於黑格爾的「自我實現」倫理思維在形塑所謂的「圓善論自由主義」上扮演著重要角色,並因而標示出自由主義的「倫理性轉向」。(三)就哲學精神而言,牟宗三學術志業的終極關懷與「後康德」哲學家頗為類似,志在藉著康德間架以揭示康德哲學的侷限,進而彰顯中國文化在超越康德方面的卓絕貢獻。(四)就民主思想而言,牟宗三有關道德與政治之辯證關係的理解,以及「民主開出...
進階搜尋
本研究主要探討老台灣人和新台灣人,在台灣人認同構內涵上的世代差異。具體而言,我們嘗試在省籍、歷史記憶、台灣共同體意識、及國家未來想像等認同的構成元素中,尋找不同世代之間的系統性差異。藉由分析 2013 年「中研院台灣社會變遷調查六期四次:國家認同組」的資料,研究結果發現年輕世代民眾相對更傾向以台灣人來稱呼自己。此外,在「省籍背景」、「二二八事件重要性」、「台灣主體意識」和「統獨態度」上,年長世代和年輕世代民眾認同的構成基礎確實呈現差異。在 40 歲以上年長世代的民眾身上,影響其台灣人認同的因素主要偏重省籍、二二八歷史記憶,和支持台灣獨立。然而,對於年輕民眾而言,其台灣人認同中,省籍、歷史悲情和台灣獨立等元素的重要性逐漸下降。取而代之的是,在成員上以台灣住民為基礎,在情感上以台灣成就為榮,在政治上以台澎金馬為疆界的認同基礎。相較於過去的研究,本文最主要的貢獻與進展,在於用比較「...
從 2008 年馬政府上台以來,台灣人認同年創新高,比綠色政府執政的任何時期還高,有學者便發出「兩岸愈好,台灣認同反而高」的評論。本文旨在探究:台灣民眾身份認同的基礎是什麼?兩岸的廣泛交流,究竟對台灣民眾身份認同有何影響?本文在「國族主義式認同」之理論架構下、輔以群際關係理論,建構分析模型與測量變數。經運用「結構方程模型」、進行電話訪問資料分析後發現,國族認同的確為當前形塑台灣民眾身份認同的主要因素,而接觸會對於強調群際差異的國族認同產生修正影響,儘管這項修正仍不足以撼動原先身分認同與國族認同的基本立場。這項研究除在理論上強化傳統感性認同因素的解釋外,亦對兩岸民眾大幅交流的影響提出觀察。
For most cultural cities located in China’s inner regions, not only deficient public finances but also historic heritage sites hinder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How could these cities reverse the circumstantial disadvantages and turn them into exclusive merits that can possibly foster economic development? This paper argues that “adaptive local state capitalism” may...
人類的政治生活中,經常面臨「群體利益」與「個人利益」難以兩全的情況,面對這樣的兩難,當事人將如何抉擇?這涉及政治生活的本質,我們也希望瞭解臺灣民眾的傾向。有鑑於此,本研究乃針對臺灣民眾對於兩岸經貿的糾結,透過 2008 年又一波經貿開放前後所進行的三次平行民調,觀察他們如何在兩難間取捨。我們的研究顯示,臺灣民眾對經貿開放的立場,既受其所認知的整體利害,也為其所認定的個人得失所左右。兩者若有所衝突,民眾一般無所適從。但因此而有所糾結的民眾,則往往更在意整體利害:民眾認知兩岸開放若對臺灣有害,即支持緊縮;反之,則傾向贊成開放。
自 1958 年 Organski 提出權力轉移理論(Power transition theory)以來,其有效地解釋了大國間的戰爭,並成功地挑戰權力平衡理論(Balance of power theory),成為解釋國際戰爭之主流理論。其主要論述為:當一國之權力與另一國相近時,若該國對另一國或現狀不滿意,則該國極有可能發動戰爭。Lemke(2002)進一步將權力轉移理論應用至區域戰爭,主張權力轉移理論不僅適用於霸權戰爭,亦能有效解釋區域戰爭的發生。然而,當本文檢視個別東北亞國家的衝突行為時,卻發現東北亞國家,尤其中國大陸與日本,有著與權力轉移理論假設不同的行為模式。具體而言,本文以量化統計和質化分析比較方式分別檢視 1918 年至 2007 年間東北亞爭霸國家相對權力與不滿意度,並聚焦於中國大陸與日本的衝突行為。結果顯示中國大陸最可能在國力佔優勢或對另一方不滿意時發動戰爭,...
政府公務人力人口特性組合和社會人口特性較為近似,稱為文官代表性,這是政治治理正當性的課題,也有助於增進經營績效。本文使用長時間統計資料,分析行政機關公務人員的女性人力狀況,提供文官性別消極代表性的系統性和趨勢性研究。分析結果可歸納成幾項重要發現。第一,台灣政府部門一般性行政機關女性公務人員已具備充分的消極代表性,代表性已超過亞洲國家,甚至和西方國家平均值也很接近。第二,行政機關不同工作的女性公務人員比例相差極大,政府部門明顯的存在性別工作隔離現象。第三,儘管女性整體消極代表性持續增長,但是各行政機關首長和高階領導性職務等的女性比例卻非常低,簡任各職等女性比例也僅約整體女性平均值的一半,代表著女性公務人員確實面臨著玻璃天花板困境。上述發現的背後意涵和成因,本文都有深入的討論,並提供可能的對策。本文認為性別工作隔離現象如繼續深化,高階女性消極代表性不足的問題就難有明顯改善。此外,...
糧食是發展中國家的重要物資,糧食價格的波動不僅影響經濟發展的進行,也關係到農民的生計。中國的糧食價格在 2004 年之前的糧食雙軌制時期大起大落,2004 年之後的全面市場化時期則轉為逐漸上升。此種價格波動的軌跡是奇特的,因為在經濟發展初期,如何避免糧食短缺是發展中國家主要的農業問題。即使克服了糧食短缺,在經濟發展過程中,糧食價格應該會逐漸上升,不至於發生糧食過剩使得價格連年下跌。本文運用二元經濟模型對中國糧價的變動提出解釋,並指出中國政府限制農民進城和強迫糧食生產的政策,造成糧食市場與勞動力市場的供需失衡,從而導致了糧食價格的不穩定。
This paper adopts the state capitalist approach to explain the development of labor politics, particularly changes in union capacities, since the reform period. In China, state capitalism not only entails the persistence of state intervention in labor markets, but also state fragmentation and the importance of informal institutions. Since the 1990s, the Chinese state’s promotion of state-owned...
近來,在全球市場中,國家資本主義相較於其他政治經濟體制似乎成為一種強勢且具有競爭力的制度。中國的經濟發展與國家資本主義的關係更是學術界、政策界乃至實務界研究與討論的對象。然而,相關論述在概念發展與理論化方面卻呈現前所未有的紊亂。一者,大部分學者均同意中國目前政經安排已不再是社會主義,但究竟是屬於哪一種政經體制卻莫衷一是。再者,即便在將中國歸類為國家資本主義的諸多研究中,中國國家資本主義往往被賦予不同的概念意涵。這兩種趨勢使得相關研究難以產生有意義的對話,同時也無助於理論架構的建立。因此,藉由回答「是否存在著以及什麼是中國國家資本主義」,本文主張中國國家資本主義的研究應該放置在比較資本主義的框架中討論,抽繹出中國內部國家與市場互動的普遍原則。同時,將之對照其他同屬國家資本主義經濟體的內部政經發展,以此得出有意義的比較與類型化,方能避免中國研究在比較政治學中被特殊化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