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基於社群主義的觀點,透過柬埔寨兩處偏鄉村落的深度訪談、田野觀察,再輔以文件資料分析,檢視偏鄉公民社會的樣態,並從兩村異同處,剖析阻礙共善建構的因素,藉此了解何以在社群主義價值普及的社會裡,村民面對威脅生計的生態環境危機無法觸發共善行動。研究結果顯示,兩村面對環境危機之所以皆無積極作為,原因在於低教育水準與低所得使村民低估自己參與解決環境問題的可能性,以及赤柬時期對整體社會帶來的集體創傷尚未修復,導致人際信任程度仍不足以支撐成本較高且回饋不確定的共善行動。而從兩村在社群意識上的差異比較,則可看出所得水準、村落型態、與非政府組織提供協助的類型,是導致差異的主要原因。
進階搜尋
原住民族遺骨與文物返還是近來國際原住民族運動與原住民族研究(indigenous studies)的一大熱點。而 2017 年發生的「馬遠布農族遺骸爭議」,恰恰標示出了本土返還議題的爭點所在。有鑑於此,本研究擬從馬遠事件出發,透過制度性的視角來對相關議題進行批判性的檢討。本文指出,所謂的「返還」不只是遺骨或文物物理上的移動與回歸;它所真正處理的其實是權利的重新定義與再探索,更是各關鍵利害關係人間(特別是政府、大學/博物館/研究機構、學術社群、原住民族等)的關係重構。有鑑於問題的複雜,本文提出:吾人應把馬遠一案視為通盤檢討類似案例的契機,透過權利論述與制度設計的雙管齊下,來促成遺骨與文物返還的終極解決。為此,作者指出政府宜展現面對過往黑暗歷史(dark history)的決心,並提供政策引導、經費支持、與法制規範,來協助返還的進程。唯有如此,先人的遺骨才能早日返家安息。
過往探討一國外交政策發展,論者以為影響外交政策走向多因內部或外部因素所致,前者以為外交政策受國家內部政治發展影響甚鉅,外交政策變化和國內政權轉換過程有極大關連,多數外交決策分析研究途徑著重於此。相對於內部因素,其他研究指出外部強權才是影響國家外交政策走向的主要因素,國際權力體系格局才是主宰國家行為的關鍵所在。內部或外部因素影響這一群國家外交政策發展各有支持論調,作者在這個基礎上提出一些觀察。
本文選擇烏克蘭與吉爾吉斯作為觀察外交政策走向,並以此研究內外因素主導如何影響這兩國政策路線發展,選擇這兩國主要因素是烏、吉兩國近期內部有極大的政權震盪現象,如果我們能觀察到這些國家內部發生極大變動之際又能找出其與外交政策變動關聯,那麼就能確認內部因素的重要性。反之,即便內部因素產生激烈震盪但外交政策卻無甚改變,那麼我們就必須重新思考其他因素影響外交政策走向的可能。...
更正暨致歉啟事(2020.11.17)
本刊第二十四卷第一期(2020年6月)於頁38-39、頁68-69、頁179、頁188-194、頁197、頁215-219出現排版錯誤,編輯部已於電子檔完成更正,並更新載於「華藝線上圖書館」之論文電子檔案,特予公告。本刊謹就這些錯誤所導致之任何不便深表歉意。
總編輯 蔡中民
如同今日的台灣,威瑪共和也曾採行公民投票的制度並且以憲法明文規定之。按照立憲者的原意,之所以要將直接民主的要素帶入威瑪憲法,其理由主要在於他們──一如臺灣的立憲者──對於議會的不信任,因此將直接民主要素視為用以補充代議機關之不足,甚或是視為制衡議會的機制之一。德國法學者 Carl Schmitt(施密特)不僅曾經深入地分析議會制的正當性,也同樣對威瑪憲法當中的直接民主要素做出了批評:直接民主形成了對於議會制度的挑戰,並間接造成威瑪共和的瓦解。在理論層次來看,施米特對於代議民主與直接民主的觀察雖然在戰後德國被繼受,但他的影響卻常常被低估。因此,本文將對威瑪的直接民主制度進行概略性的剖析。接著則再回到理論面,透過 Carl Schmitt 的書寫來探討代議民主與直接民主的競爭關係,最後則透過其觀點來反思直接民主的侷限與缺失。
The idea of crowdfunding has rapidly gained momentum around the world, as ordinary people have been looking for solutions to compensate for the diminishing interest rates on their investments in bonds and bank savings deposits as a result of the financial crisis in 2008-2009. The authorities have long remained inactive, but due to the rapid growth in popularity of crowdfunding, they have slowly...
This research aims to investigate whether disaster response systems have the foundations needed to self-organize and overcome the uncertainties present in post-disaster environments. Drawing upon contributions from the resilience, network governance, and complex adaptive systems literature, this article presents the findings of an investigation into the disaster response system that operated...
國內國會研究對於立法委員發言甚少有系統性的實證研究,然而立委發言被《立法院職權行使法》認定是正式的立法行為之一,與表決同等重要。本文從探討立委發言開始,並聚焦在立委發言的三種訴求取向:政黨、選民與資訊。探究這三種訴求取向的文獻大抵在討論一個主要的研究問題:立法過程中究竟多數黨黨團會不會挾人數優勢,進行以服務選區為導向的「分配立法」?為了回答這個問題,兩大學派-「政黨中心論」與「綜合立法模式」─提出不同論點,並衍生出兩組競爭假設。本文的發現與政黨中心論者 Cox 與 McCubbins 的論述一致,他們認為多數黨黨團的影響力高時,會帶動更多選民考量的問政。本文蒐集選制改革後的「第七屆立法院」共八個會期的立委發言做為研究對象,依變項為立委發言的訴求取向-包括政黨、選民與資訊三種,主要自變項包括以個別立委「政黨團結度」測量的「黨團影響力」與以「黨團協商案」測量的法案「議題顯著性」。...
當代民主國家在政治決策過程中,是否兼顧兩性代表平衡,是其政權合法性很重要的來源,並且也是外界評判是否為「良善治理」的一項重要標準。有鑑於女性過往在社會經濟乃至於政治層面的相對弱勢地位,許多國家也嘗試以不同的制度設計,保障女性在國會中的代表席次。在兩性平等的世界風潮下,印尼自 1998 年以降,在國會選舉法與政黨法歷經數次沿革,試圖提升該國女性國會與各級議會議員的比例。本文試圖從 1998 年至 2019 年的五屆大選結果,觀察印尼女性政治參與在國會選舉層面上的進展,並初步探討影響該國女性代表比例的主要制度性因素。不同於傳統認為開放性名單比例代表制會造成黨內競爭與不利弱勢女性候選人的理論,印尼在小選區規模與多黨均勢競爭的情況下,採取開放性名單模式,反而使得未列於名單前段的女性候選人,仍能有機會當選。
The concept of the Balance of Power theory in the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paradigms is full of theoretical defaults in terms of the concept's definition. The hegemonic transition in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exhibits the phenomenon of the failure of the Balance of Power mechanism. The power shifting arguments also constitute theoretical challenges of continuous failure to the Balance o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