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保障是一種公共財(public goods)的提供,本文分析中國大陸農村提供這項公共財背後的政治邏輯。當人民公社在八○年代初期解體後,鄉鎮單位就不再擔任積極的角色,村幹部必須各顯神通解決各自的難題,其中就包括提供社會保障的制度。本文主要的研究假設源自社會權利理論(citizenship and social right theory)中民主促進論(democracy promotion)的看法。隨著中國大陸基層選舉的落實,有效提升人民基本的公民權利意識,引發村民開始追求社會保障制度的落實。因此,基層選舉持續的推動,將成為落實社會保障制度主要的機制之一。透過2007 至2008 年「亞洲民主動態調查」(Asian Barometer Surveys)計畫,在中國大陸356 個農村所蒐集的總體資料,統計結果完全符合上述的假設,亦即基層選舉實施比較成功的農村,...
進階搜尋
隨著中國政經轉型與社會變遷,各式社會組織的出現引發人們的關注。而就「國家—社會」關係的研究角度看來,目前仍由「國家中心論」所主導,國家的意志與能力被視為關鍵的解釋變項,因而忽略了對社會力量如何組織以及如何動員的關注,也無法針對不同議題性質與社會部門行動者屬性異同的比較。針對此,本文在理論上以組織「治理結構」研究中「組織場域」為基礎,提出一個關於中國NGO 的場域分析框架,將社會組織在模式、動力與機制上的變化與影響,視為重要的研究對象。另一方面,在實證研究上,本文選擇當前中國最為活躍的兩個草根組織─環保與愛滋病組織為研究對象,在這兩個領域中,雖出現部分類似特徵,但其在行動策略、動員模式,以及與國家互動的關係上,卻呈現出截然不同的圖像,本文基於廣泛的經驗調查,將具體描述這些面向的差異。最後,本文將透過上述的理論與實證對話,呈現當前中國社會組織的治理結構與組織場域圖像,...
因兩岸關係核心問題在主權爭議,故本文以在臺短期研修的大陸學生為對象,以問卷調查法分析政治態度對臺灣主權接受程度之影響。本研究發現:來臺陸生對臺灣主權之接受程度整體偏低,平均值僅1.63。影響陸生臺灣主權接受程度的因素中,以對臺灣政府喜愛程度、外在政治效能感與政治信任感最為重要。根據本文研究發現,為維護臺灣主權,就不該拒絕陸生來臺就學,反而應該招收更多陸生。不過,應有相關配套措施,以提升其對臺灣政府的喜好程度、降低其外在政治效能感及對中國大陸政府的政治信任感。
狩獵為我國原住民族與野生動物保育政策中一個非常重要且極具爭議性的議題。本文的主要目的為,研究國家野生動物保育體制與原住民族內部傳統狩獵規範之互動。本文針對某太魯閣族原住民之區域進行實證研究,研究結果顯示,綜合而言,從1970 年代至今的長期間,社會經濟變遷因素扮演著主要角色,對原住民族傳統狩獵規範持續施加著相對緩慢、但影響深遠的變遷壓力,而國家野生動物保育體制則在2000 年代中期前,僅扮演次要的角色,在此外部制度環境下,原住民獵區制度仍能維持其韌性。然而,在2000 年代中期後,因國家保育體制嚴格執法而驅動了原住民獵區制度的加速喪失影響力。長期的整體結果是,野生動物族群量的確已經明顯增加,而原住民的狩獵活動大為降低,原住民內部狩獵規範則逐漸降低其影響力。本文最後討論以上實證結果的規範性意涵,並建議,由於太魯閣族獵區制度在友善的外部制度環境中實具有相當程度之韌性,...
The following paper examines the case of strategic petroleum reserves (SPR) and, more specifically, the case of Canada’s decision to forego an SPR, which goes against the norm of 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IEA) members, but more specifically goes against the choices of the other net-export IEA countries. The first section of this paper will outline the puzzle as to why Canada is going...
今本《尹文子》的內容涉及了名、法、道、儒各個學術集團的思想,歷來已有不少討論,包括對於版本、年代、學術思想歸屬等等。本文主要從「名定分明」一詞入手,討論《尹文子》如何發展其「名形─名實─名分─名定分明」的思考。同時,本文以「思想匯集」作為面對這個文本的基本思考,由此簡單地討論《尹文子》關於政治角色的分界職能與政治統治的基本思想。《尹文子》在名學的出發點上展開了知識與治理的對話,同時,也適度地反映了戰國時代思想與思想之間的融合。
民主的理念之一是政府應該不斷回應公民的偏好。過去台灣學界重視民主化、統獨、國家認同等議題,以及衍生的兩岸關係等議題,僅有少數研究注意到政府與民意之間的互動。本文分析台灣 23 個縣市政府的三個政策制定與民眾偏好之間的關係,以 2006 及 2007 年的預算資料以及民意調查資料為例進行分析,探索地方政府回應民眾偏好的方式與程度。另外,本研究以兩個縣市政府官員的訪問來佐證量化資料分析。這個初探性研究顯示,民意對於地方環境保護政策具有影響,而總統選舉結果則對地方交通建設支出具有影響。除了透視地方政府回應民意的模式,本文的分析途徑提供一個混合質化與量化研究方法的例子。
本文重新探索族群認同、國家認同與政黨認同,並思考兩個主要的問題:一、何以自李登輝主政時期族群認同與國家認同開始有劇烈變化?二、何以多數民眾在族群上認同台灣人並於統獨上傾向維持現狀的情形下,政黨間在選舉競爭時卻產生激烈的衝突?為回答上述問題,筆者同時從政治社會學理論與歷史的角度出發,認為在政治人物以極大化個人政治利益為目標的操作下,國家認同問題與族群問題並非如以往學者所假設的呈現高度相關,而是在政黨競爭下藉由政黨認同而形成的間接聯結。筆者進一步從政治競爭的角度出發,認為由於政黨以勝選為前提而調整意識型態並運用負面競選策略,使得社會上的族群與國家認同雖然一片和諧,但是在政治競爭層面上卻造成衝突。我們利用結構方程式模型結合調查研究資料驗證上述假設。分析結果發現在控制政黨認同下,國家認同與族群認同間因果關係並不顯著。進一步將三項認同的延續性納入考量後,...
本研究透過文獻回顧、內容分析、參與觀察與質性訪談,分析台灣社區林業的運作機制與初步的結果,探究其計畫本質,並討論其挑戰與機會。台灣自2002 年開始執行社區林業計畫,一方面追隨國際趨勢,同時因應1990 年代以來國內民主深根的現實,一方面則為改善與在地社區,特別是原住民族部落的關係。台灣的社區林業計畫採三階段設計的計畫發展,以逐步與在地社區建立資源協同管理的夥伴關係。截至2008 年底,林務局補助了超過千件的第一階段社區林業計畫與九件第二階段計畫。結果顯示,自2005 年下半年即由各林管處負責的第一階段計畫推行順利,林務局自己掌控的第二階段計畫卻有一半以上停滯或中斷。整體而言,台灣林務單位透過社區林業,主動走入社區,提供經費與技術跟社區互動,提升了林務單位在社區基層的形象,但對森林經營管理與保育的實質貢獻卻十分有限。分析其推行機制與計畫內容,...
This paper seeks to examine why some countries have abolished the death penalty while others choose to keep it, given their popular opinions overwhelmingly favoring this tool to pursue justice. Taking Taiwan and Singapore as cases, this study demonstrates different approaches toward this controversial issue. In contrast to Singapore’s self-confidence on exercising its sovereignty, Taiwan h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