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 年代以降的地區衝突、內戰或種族矛盾引發多起人道危機,其間出現的大規模集體屠殺與種族清洗踐踏了人權,造成了難以彌補的人道慘況,使得無數無辜生命因此消失,更殃及國際和平與安全。對於各種人道危機,是否應該進行干預的問題,引起不同論者之間的許多爭議,我們的焦點放在團合主義者如何回應這些爭議之上,文中探討人道干預道德及法律權利/本分,以及用權利/本分為框架的理論之限制。
進階搜尋
指標一向是政府部門的重要管理工具,其所提供的數字除可提供決策者持續追蹤執行成效,修正政策目標之外,尚可透過此種具體解釋,輔助說明政策的產出與影響,向人民說明,正在進行中的政策,有其存在之必要性。因此,政府必須善用指標,以證明其所推動的政策具有正當性。
爰此,本文嘗試評估台北水源特定區之水質管理情形,探討的問題聚焦於以土地管制為手段的集水區是否擁有相對較佳的水質?研究步驟是先針對特定區內之當地居民進行初測訪談,瞭解問題所在,並將訪談結果,參酌集水區永續指標,提出一套符合國內環境系絡的水質評比指標,主要包括社會、環境與經濟等三大面向。之後,針對國內四大集水區進行對照分析,以突顯台北水源特定區之水質管理情形。最後,再運用「分析網絡程序法」,針對政策相關人進行施測分析。研究結果顯示,台北水源特定區為我國目前唯一依都市計畫法劃設,以土地管理為手段的集水區管理單位,...
本文主要目的在於透過對美國著名哲學家李查.羅逖詮釋學觀點的檢討與所謂「詮釋政治哲學」的討論,顯示當代詮釋學理論對政治哲學研究所發揮的作用與影響。其中特別是來自於德國詮釋學大師高達美的「對話」與「教化」此兩個概念,對於社會與政治基本價值問題爭議的討論與解決具有相當正面意義。而這兩個概念,經過羅逖與提出「詮釋政治哲學」觀點的汪克這兩位哲學家的轉化,各自在其理論中,扮演著解決或定位基本價值爭議問題的重要角色。當然,這樣一種從詮釋學的角度來重新檢視傳統政治哲學任務或爭議的觀點,依然只略具雛形,而且同樣遭遇了傳統上,詮釋學應用於實際問題處理時所需面對的標準選擇的問題與質疑。但此種觀點的轉變至少提供了一種政治哲學研究的新方向,一種更符合當代哲學語言與詮釋學轉向的思潮脈絡,讓政治哲學能融入更新的元素,這也是所有學科能在時間洪流中,不斷保持自身生存的方法。
參選人的競選花費是提供選民認識自己與政見最直接的媒介,長期以來國外文獻顯示選舉支出確實對選舉結果有著深遠的影響力,可惜國內學界受限於參選人資金資料的欠缺,相關研究一直付之闕如。本文利用政治獻金法通過後,監察院提供的第七屆立委參選人競選支出,分析以Jacobson(1978)為首的傳統競選支出理論,在台灣選舉應用的情形。此外,由於競選支出與選舉情勢之間具相互連動關係,因此一般迴歸式不可避免會產生齊時偏誤的問題,本文沿用國外相關研究所採的兩階段最小平方法(Two-stage leastsquares,2SLS 或TSLS)來分析相關數據。結果顯示,除政黨提名及現任者優勢等因素會影響參選者得票狀況外,競選經費的多寡更會直接衝擊選舉結果,而其實際對選舉結果的影響本文歸納出以下三點模式:第一,無論是現任者或是挑戰者,參選人本身的支出越多其得票率會越高;第二,同選區對手的支出越多,...
本文藉由多層模型的建構,依據學理將選民個體層次與選區總體層次同時納入模型,檢視2008 年立法委員選舉,選民在「單一選區票」之投票抉擇的影響因素。研究結果發現,在選民個體層次上,除了政治世代、省籍、政黨認同、族群認同,以及候選人評價等因素外,在第一家庭身陷風暴的氛圍下,選民對陳水扁的施政滿意度,在投票抉擇上亦有顯著的影響力。這不但呼應了「公民複決理論」或「回溯性投票」的論點,也可作為此次民進黨敗選的解釋原因之一。在選區總體層次上,選區的失業率、農牧人口比例、縣市首長黨籍以及候選人現任與否,皆顯著影響選民的投票抉擇。尤其,在農牧人口比例愈高的選區,選民有愈高的相對機率投票給國民黨候選人,顯示國民黨傳統上在農業地區透過地方組織動員選民的能力並未完全流失。
言論自由普遍受到民主國家的憲法明文保障,這是因為言論具有重要價值。然而,商業言論是否享有憲法言論自由條款的賦予完全保障,其實頗有疑義,這個議題與商業言論的價值高低有關。回顧美國經驗,從主張商業言論享有憲法對言論自由的保障至今,不只學界對其定義、價值與受到保障的程度尚未形成一致見解,最高法院過去六十多年的判決也頗有改變,對於此一議題仍存在不少爭議。相較於美國已經出現頗多判例與詮釋,台灣關於商業言論的憲法解釋與學界研究則相對有限,本文之目的,正在於回顧與分析論美國的商業言論發展經驗,並且對照台灣的相關進程,從而提出討論與建議。
臺灣人或中國人的自我認定問題被視為臺灣社會的主要政治分歧之一。本文檢視臺灣民眾的教育程度與其自我認定之間的關係在過去 15 年間是否有所改變?此一改變是導因於學校教育在政治教化功能上的弱化,還是導因於教育程度與自我認定這兩個變數的變異量有所變化?整體而言,分析結果顯示教育程度與自我認定間這兩個變數間關聯程度並未有明確的變化趨勢。然而,年輕族群與外省背景者在教育程度與自我認定間的關聯程度呈現了下降的趨勢。此外,教育程度與自我認定之間關聯程度的變動,同時受到了學校教育政治教化功能弱化以及個別變數變異量變動的影響。
在民主政治中以選舉為主要機制的代議政體,無法完全追求與反映多元社會之中各種少數、弱勢與非主流團體的利益與價值。另一方面,行政部門內部具有資本性質的行政機關的重要性與管轄範疇,在全球化的影響之下與日俱增,排擠了其他行政機關,特別是以少數、弱勢與非主流團體為服務對象的社會性行政機關。因此,在代議政體的代表性不足,以及行政部門的制度失衡之雙重侷限下,在當代公共行政研究之中,提出了代表性官僚的概念與理論,並具體地將種族、族群、性別等各部門的代表性,落實在文官體制的人口組成中,來保障少數、弱勢與非主流團體,以實現民主政治的核心價值。進一步而言,在保障少數族群方面,現代政府進一步將代表性官僚予以機構化,設置族群型代表性行政機關,以確保其利益與價值。然而,為避免文官體制的偏袒作為以及提升族群型代表性行政機關的正當性,本文進一步分析公民權的發展脈絡,以及文化公民權相關的意識型態背景。之後,...
韓非認為用與美有兩種相反關係:一種是兩者相矛盾,故用應取代美;另一種是以用來界定美,使美不但與用一致,且還有助於用。用與美的兩種相反關係如何構成韓非政治哲學的主要成份,即本文的研究對象。韓非政治哲學的基礎之一是托克維爾所說的個人主義,也就是在小團體內追求實用之利。由於他認為普通人民不能理解社會或國家這些抽象實體,所以需要法律來延伸人的經濟理性,讓人民經常將公共福祉當做自己的最佳利益。大用或全民的大利會因人受到美的吸引而削弱,故韓非排斥美的事物。由於仁義是美的,他所排斥的可以稱為社會美學。然而除了這種敵意,他也看到美學為國家效力的可能性,而願意容納美學,這就是他的國家美學,也就是將國家提倡的價值和使用的工具視為美的。
大部分以藍領階級勞工為主題的移民研究顯示,移民者自身的「經濟」劣勢以及母國/地主國間「文化」差距,是造成移民者不容易進入當地主流社會,無法形成對當地認同的主要障礙。而在中國大陸的台灣人,他們比一般移民有相對充裕的經濟與文化資源,探討他們移居後的身分認同,成了檢視「經濟」與「文化」解釋的好方法。
然而過去的台商研究,在「台灣人移居後的身分認同」這個主題上並沒共識,是因為研究者一方面各自專注在不同地區/類別的受訪者,另一方面是分析的過程中缺乏明確指標,來分析受訪者的反應,使得這個主題似乎是呈現各說各話的現象。因此,本研究是以「最大差異化」的方式,盡可能包含不同背景的受訪者,在2004至2005 年於東莞/上海兩地選取51 位受訪者,再以深度參與觀察及半開放式訪談,探詢受訪者當時意向,並在2005 至2008 年之間持續追蹤。藉由對受訪者近距離且長時間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