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主要聚焦者,在針對目前最廣為接受的「統獨偏好六分類測量」中,每每超過六成民眾所偏好的「維持現狀」選項。作者試圖納入吳乃德所發展的「現實條件」,就傾向「維持現狀」者進行分解,析離其中「務實考量」的成份,根據其終極價值,建構一個基於「純粹理念」的統獨度量,並據此觀察台灣民眾的立場分佈。根據作者看法,統獨抉擇的分歧不只在趨統、趨獨的方向立場上,同時也反映為是否具有「務實轉圜」的強度層面。基於上述認識,作者進一步探討不同身份特徵的台灣民眾,各基於何種考量,捨棄其統獨理念,轉趨於務實選項?基於上述目的,本文分為下列五個部分。接續的第二節,將探討「統獨抉擇」的本質以及統獨度量的爭議。第三節將介紹本文邏輯,並據此發展出一個純粹基於「理念」的度量架構,再根據新度量來觀察台灣民眾「統獨理念」的分佈。緊隨其後的第四節,則將進一步分析台灣民眾傾向務實的緣由,並據此提出「戰爭風險」與「磨合成本」...
進階搜尋
本文就 2005 年社會科學引文索引(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之期刊引用報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資料庫,所收錄 83 種國外政治學期刊之引用數據特性,加以分析介紹,進而就期刊同時法自我引用率、期刊歷時法自我被引用率與各引用數據之相關性,分別進行統計檢測,並就二種同時法自我引用率驗證其異同。
本研究主要目的在探討2000 年政黨輪替對立委立法問政與選區服務行為的影響。本研究發現:一、在法律提案方面,國民黨和民進黨立委在政黨輪替前後出現明顯改變。不論是國民黨或民進黨立委,在野時的法律提案次數皆高於執政時。顯示兩黨立委的法律提案行為會因為其執政或在野的差異而有不同的行為模式;二、在施政質詢方面,在政黨輪替前,執政的國民黨和其他在野黨立委之間並無明顯差異,不過在政黨輪替之後,則可以發現兩黨立委開始有了明顯的改變,亦即成為執政黨的民進黨立委在質詢上不如其他在野黨立委積極,而成為在野黨的國民黨立委則是在施政質詢上變得比其在野時積極;三、在預決算質詢方面,在野黨立委在政黨輪替前較執政的國民黨立委踴躍,然而在政黨輪替之後,成為在野黨的國民黨立委在預決算質詢上則變得較過去在野時積極,而成為執政黨的民進黨立委則是轉為消極;四、在選區服務方面,民進黨立委在政黨輪替後,...
本文旨在從憲政自由主義的角度,來闡釋德沃金的民主理論。照一般的理解,德沃金的政治哲學是以「平等」為核心的理論,然而,平等自由主義如何落實在具體的民主生活中?在憲政架構下的民主實踐是可能的嗎?審視德沃金這幾年的著述,本文認為,晚近德沃金藉由對憲法的道德解讀,所開展出的憲政自由主義,實已證成一套民主理論:亦即不是多數民主,而是憲政民主─他稱為「夥伴民主」─才是值得追求的實質民主理念,因為這種民主能實現德沃金心中所期盼的「人民主權」、「公民平等」與「民主對話」這三個政治理想。
全文分為三個部分來討論。第一,在理論基礎上,一方面勾勒德沃金的法學要旨,並說明平等、憲法與民主的關係與連結;另一方面指出人性尊嚴作為政治論辯的共同基礎,如何首尾貫穿在德沃金的民主論據中,這是當前論者較少著墨的,卻是理解德沃金後期思想的重要線索。第二,在理論證立上,本文嘗試回答兩個重要的哲學問題:(1)...
如何以正當性來解釋民主轉型及認同的變遷,又如何從體制與認同的變遷,來呈現正當性的動態?本文試圖以道德視域來回答這兩個問題。首先,道德視域將藉著對中國及台灣的想像來呈現,因為它們再現了「中國—台灣」之二元象徵形式的正當性。民主轉型與認同變遷所代表的是威權時期之「中國在上、台灣在下」的象徵形式,出現了翻轉,而兩個象徵的道德可欲性也同步消長。其次,可欲性的變化是由於評價中國及台灣時的道德視域不同所致。變化,是由於轉型前後─即威權晚期、民主轉型及民主鞏固等三個時期─「親近於中國」與「親近於台灣」兩個社會空間,對「中國—台灣」之象徵形式的競爭,而正當性的動態即可在競爭中掌握;最後,龍應台想像中國及台灣的方式,依序有改革、反思,及基進等不同風格。然而,風格不同,對自由的重視卻一樣。只是對自由的理解,是從強調政治自由的道德視域,逐漸向重視經濟自由的道德視域轉變。
本文主旨為探討中國大陸1978 至2008 年曾出任黨政正部級領導職務菁英的仕途發展模式。雖然近年來外界關注到中共菁英日益具備高學歷、技術專業化的共同背景,然而既有文獻僅關注菁英組成的特徵演變,菁英仕途發展模式成為被忽略的研究課題。基於政權演變與組織邏輯的理論視角,本文闡述中共如何在緊握專政的基本原則下,呈現兼顧經濟、社會發展與治理需求的人事安排。本文認為,由於中共改革開放的調整路線主要來自於領導人更替下的偏好改變,在未迫適應環境的調整下,任何因應黨路線轉變的人事調整,將必須限制在維持黨專政的根本目的內。因此,不受到黨政治忠誠認可的專業菁英,將隨著時間不斷遭到更替;而能夠快速晉升至領導人者,也多是黨透過黨職歷練以確保其政治忠誠的領導幹部。這些仕途發展模式,透露出為何中共得以在改革開放後追求經濟成長與現代化建設,亦能維持一黨專政的獨特演變路徑。
遷村涉及許多不同層面,造成遷村議題較為複雜;而且對照以往的經驗,以遷村解決天然災害損失成功的案例並不多見,其主要原因之一往往肇因於遷村政策利害關係人對於計畫內容無法認同,導致計畫的延宕或失敗。有鑑於此,本研究從新制度主義的觀點,採用政策利害關係人分析、深度訪談、政治可行性清單與腳本撰寫等方法,探討以遷村方式降低天然災害的「政治可行性」(political feasibility)分析;亦即探討高雄縣藤枝新舊部落遷村個案中,相關遷村政策參與者的動機、信念、資源與立場等,及其對遷村政策造成的影響。本研究期望透過遷村的政治可行性分析,能夠加強政策規劃能力,並且瞭解該政策參與者的動機、信念與立場,及可能碰到的問題。
在歷屆的立委選舉中,民進黨各地區的選戰策略容或有所差異,然而觀察臺北、高雄兩直轄市的選舉發現,「聯合競選策略」(united campaign strategy)被廣泛運用,該策略結合同選區的數位候選人為一選舉聯盟,取代過去個別候選人單獨作戰的競選模式。而伴隨聯合競選而來的「配票」措施,亦成為在SNTV 選制下,一種特殊的競選策略。本研究主要欲探討促成政黨或候選人採取聯合競選的原因,釐清在何種背景條件或選舉情勢之下,政黨或候選人有較高動機採取聯合競選或進行配票,並試圖評估該策略可能產生的選舉效應。
研究結果發現,政黨促成聯合競選與配票的目的包括「團結」、「排外」、與「席次極大化」,而候選人願意配合該競選策略除了希望提高當選機會外,節省競選經費亦是一重要目的。形成聯合競選前的評估因素,則包括了候選人本身的意願、政黨票源的估計、黨內候選人間的實力差距、敵對政黨候選人的實力...
由於第七屆立法委員選舉制度改為單一選區兩票制並將員額減半,本研究觀察第六屆區域立委在分配政策提案行為上,是否會因為選制的即將改變而產生變化?並與第五屆區域立委截然不同?變化幅度是否會隨著選區規模的不同而有所差異?本研究發現第五屆大型及中型選區立委的分配政策提案數量皆遠低於小型選區立委,其中又以大型選區立委的分配政策提案數量最少,代表選區規模越大,立委越沒有動機提出分配政策提案。而在第六屆立法院時期,大、中、小型選區立委之間的分配政策提案數量卻沒有顯著的差異。出現這種現象主要是因為第六屆的中、大型選區立委在分配政策提案的數量上大幅地成長,顯著地多過於第五屆的中、大型選區立委。而小型選區立委的分配政策提案數量在五、六兩屆立法院之間並沒有顯著性的差異。這意味著來自選區規模越大的區域立委,受到選制即將改變為單一選區與員額減少的影響也越深遠。...
2005年5月14日選出三百位國大代表集會,複決2004年立法院所提出的憲法修正案,由於當中亦包括廢除國民大會的修正條文,所以這次修憲所產生的首次任務型國大代表也成為最後一屆。這次選舉的特殊意義包括:一,任務型國大的修憲複決任務相當明確,選民投票的目的也僅止於表達修憲立場,加上各政黨及聯盟又被規定事先要表明各自的修憲立場,是以選民的投票準則相較其他形式的選舉都要來的明確,也更符合議題投票的預設;二,長期盤據台灣選舉的政黨光譜在這次選舉暫時地重新組合,民進黨與國民黨同樣贊成修憲,其他較小的泛藍及泛綠政黨則一起站在反對立場,這使得選民傳統的藍綠政黨認同與修憲議題產生不確定的交互作用;三,該次選舉是我國首次採用比例代表制,亦是世界少數採用全國單一選區比例代表制的情況,外加無選票門檻的限制及用最大餘數法來分配席次,這一連串制度設計都直接反映在選舉結果的比例代表性,...